2016-2017届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VIP

2016-2017届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届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第一单元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薄帷(wéi) 徘徊(huí) 获骋(chěnɡ) 鹧鸪(zhè ɡū) B.玉簟(diàn) 绸缪(miù) 须臾(yú) 杳悠悠(yōu) C.倏不见(yōu) 顷刻(qǐnɡ) 勾践(ɡōu) 悲凄(qī) D.阮籍(ruǎn) 惟有(wéi) 万钧柁(duò) 留滞(zhì) 解析: A.“徘徊”的“徊”应读huái;B.“绸缪”的“缪”应读móu;C.“倏不见”的“倏”应读shū。 答案: D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帷 徘徊 孤鸿 万里辉B.锦衣 鹧鸪 寂寥 绕指柔 C.览古 罗裳 玉簟 一剪梅D.须臾 绸缪 留滞 转如轮 解析: “万里辉”应为“万里晖”。 答案: A 3.下列各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鉴:照 B.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无予和:没有和我应和的人 C.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并力:合力,一起 D.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绸缪:做准备 解析: “绸缪”这里是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答案: D 4.下列诗句或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进来,清冷的风吹拂我的衣襟。 B.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斗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C.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排列成字的雁队回来时,明亮的月光已照满西楼。 D.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友人的人影疾驶而去的轮船,让人望而兴叹。 解析: D项,这里应是“友人坐着轮船疾驶而去,让人望而兴叹”。 答案: D 5.下列诗句或词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B.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解析: A项使用了对偶,B项使用了比喻和对比,C、D两项使用了比喻。 答案: A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饮 酒 □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7.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成“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相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 8.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二)读下面的诗,完成9~10题。 归园田居(之三) □ 陶渊明 9.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