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结:关注作者,必须知人论世。 ①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 ②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注意:概括只为大致倾向而非全貌,切勿以偏概全 典故 解释疑难词句 提供写作背景、目的等重要信息 注 释 三、看注释(背景)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 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你读出了什么呢?(情感) 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 联系作者注释 望洞庭湖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本诗写于被贬途中。 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牛刀小试 表达对洞庭美景的喜爱,表现作者虽被贬,但并未屈服的乐观豁朗的心境。 四、看意象:通过诗中意象体味作者情感 “意”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这些特定的意象,我们称之为“传统性意象”。 如:以松菊象征高洁; 以香草美人象征理想等; 提到“羌笛”,想到那幽怨凄凉的声音,想到寄寓于声音之中的别意与乡情。……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作者通过九个组合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并借此写出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悲苦的情怀(或:有家归不得、孤寂悲苦的天涯游子)。 背诵下列诗歌,谈谈它所表达的情感。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五、看尾句 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可通过结构特点领会诗意。 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 例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 全诗抒发了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表达了作者羡慕自由自在的渔樵生活。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安史之乱爆发后,刘长卿长期居住的洛阳落入乱军之手,诗人被迫流亡到江苏扬州一带,秋日登高,来到吴公台,写下这首吊古之作。 22.(4分) 惆怅、感伤之情。(1分)惆怅南朝的昔盛今衰,感伤当今安史之乱造成的荒凉破败之景象,(1分)抒发了江山依旧而人物不同的感慨,或抒发了个人的漂泊流离之苦及忧国忧民之情。(2分) (意思对即可) 六、看题干 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 [即时应用]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野 望 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歌中间四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采用了何种手法? (2)陶渊明有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本诗中作者的情感态度与陶渊明有何不同? 解析:关注题干信息,提炼重要信息点。 题干(1)“诗歌中间四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采用了何种手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