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适应行为的诊断与辅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良适应行为的诊断与辅导.doc

不良適應行為的診斷與輔導   曾正成 面對一群正值叛逆期、青春期的學生,心中仍不免感到既期待又害。記得輔導老師陳惠娟老師的叮嚀:「帶學生最困難的事-不是在教學,而是著重於輔導工作」猶(然)言在耳。輔導的確是困難的,因為在這群學生中,或多或少有人可能在學校的生活上、學習上遇到適應不良的問題;但班上的學生那麼多,身為導師及輔導老師的你,如何快速查覺學生的問題呢?又該如何協助他們尋找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一切都在考驗著老師的輔導功力。 為了能使我在未來教導學生成長時,更能知道快速的發現這群孩子們的不良適應行為,以及在協助這群孩子們尋找解決方法的過程中,能提出較為有效的建議與指導,因此選擇「不良適應行為的診斷與輔導」的題目加以探討。 以下將分別敘述關於:一、何謂不良適應行為,二、不良適應行為可能的類型,三、不良適應行為可能的形成原因,四、不良適應行為的診斷,五、不良適應行為的輔導原則,六、輔導不良適應行為學生的策略六個部份。 一、何謂不良適應行為 通常青少年在面對問題時,大多數採行的適應方法就是逃避現實,往往 無法有效解決問題,甚至會阻礙人格發展,而導致心理不健康,產生更多問題,即為「不良適應行為」。(青少年不良適應行為--形成原因及輔導策略劉焜輝) 把所有異於常態而妨礙個人正常生活適應的行為,通稱為不良適應行為或偏差行為或適應欠佳行為。(青少年問題與對策--吳武典) 二、不良適應行為可能的類型 從輔導的觀點來觀察後加以整理,大致可分為六種類型,: 第一類:外向性行為問題 通稱的犯錯、違規行為或外顯的反社會行為。 例如:校園暴力、校園霸凌、欺侮弱小、不服管教、打架、參加不 良組織、勒索、逃學、偷竊、暴力、自我傷害……。 第二類:內向性行為問題 通稱的情緒困擾問題、個性問題或非社會行為。 例如:退縮、害羞、孤獨、膽小、焦慮、憂慮、恐懼、懼學、人際 關係欠佳、情緒困援、青春期的焦慮……等。 第三類:學業適應問題 成績不如預期理想,由非智力因素造成,往往兼具有情緒上的困擾 或行為上的問題。 例如:作弊、學業成績不穩定、學業低成就……等。 第四類:不良學習習慣 不良學習又稱為偏畸習癖,多數與性格發展上的不健全有關、甚至與家庭因素、不良同儕行為。 例如:抽煙、濫用藥物、性偏差、不良的同性、異性交往行為……等。 第五類:焦慮症 由過度焦慮引發而來,有強迫的行為或明顯的身體不適症狀,通稱為精神官能症或神經質行為。 例如:遇困難時,焦慮引發消化系統與循環系統的機能障礙、坐立不安、焦慮引起強迫性思考或強迫性動作、遇困難時,身體器官忽然產生感覺或運動機能的障礙……等。 第六類:精神病症候 行為明顯的脫離現實,屬於嚴重心理病症。 例如:自閉症、躁鬱症……等。 三、不良適應行為可能的形成原因 環境因素 出身於破碎家庭或缺乏關愛的學生,沒有完整得到父母、長輩的關愛;社會經濟環境差的孩子,容易產生較差的次社會文化行為,如:動作粗魯、三字經、髒話等社會化行為。 生理因素 健康情況或部分身體殘缺,學生容易產生自卑感,感覺自己不如其他同學,進而可能產生行為退縮、容易被其他正常同學孤立、排擠。 學習因素 屬於後天學習因素;在過去個人的學習經驗中,對現在所遭遇到問題時的處理方法是「沒學到」或可能「學壞了」,而產生不良適應行為。 機遇因素 「關鍵人物」與「關鍵事情」對學生一生中產生重大的影響,例如,生活中親人發生變故或意外,或是生活週遭中發生了關鍵事情,對學生個體本身產生負面的重大影響。 四、不良適應行為的診斷 道德與品格教育方面有偷竊、不服從、逃學、惡性犯罪等違規行為。 人格上有過度依賴、妒忌、懶惰、不專注等行為。 課業學習成就低落,如高智力而低成就或學業成績突然低落。 習慣上有咬指甲、容易緊張、焦慮、拒食等。 不正常家庭背景如收養或寄養在外;親人有精神疾病或從事不當職業、 或親人長年臥病在床,需要照顧。 從出生到現在,身心發展有退縮、經常自言自語,不敢雙眼直視對方,甚至很少與鄰座同學交談、互動。 學校課堂中或團體活動時是否常無故缺席,或是上課中經常心不在焉,想其他事情。 住家環境不正常及交友情形較複雜? 沈迷電動玩具因而常出入遊樂場所。 交友較廣泛,花較多時間在朋友的活動上。 一般衛生習慣是否良好,經常不洗澡、換衣服、甚至蓬頭垢面? 生活顯得較散漫沒有紀律,沒有做計畫的習慣。 休閒活動及嗜好如何? 是否按時繳交作業? 身體檢查之狀況是否良好? 過去是否有嚴重疾病? 心理診斷是否正常? 是否帶不良刊物或物品到校? 是否經常沉迷於網路世界中? 不喜歡與人打交道。 自信心不足。 說話緊張,無法完整表達自己的意思。 五、不良適應行為的輔導原則 基本上應將學生不良適應行為看作是一種需要能被關愛、關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