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流云人工增雨数值研究.pdf
· ·
s3一云降水的数值模式与模拟 269
对流云人工增雨数值研究+
文继芬1 罗宁2 黄浩隽1 许弋1
(1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贵阳550002;2贵州省气象局,贵阳550002)
摘要:本文应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完全弹性可压缩三维冰雹云模式,对威宁县1999
年7月25日(简称99725)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一系列人工增雨立体催化数值模拟试验,一系列模拟试验
表明:催化的最佳高度为3~5km,这与高炮播撒AgI的高度一致;催化的最佳位置为上升气流区;催化的
最佳时机为强中心形成前的1~6分钟;通过试验结果探讨人工增雨的最佳作业方案。
关键词:增雨效率最佳催化方案数值研究
●-●■■_-_-
l 刖再
位于云贵高原的贵州省,由于地处山区,强对流性天气主要是由于午后热力作用局地形成,具有
单体雷暴尺度小、强度大的特点。冰雹云天气是贵州省西部常见的一种强对流性天气,而平均海拔高
度为2200m的威宁县是贵州冰雹多发区之一,适合应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完全弹性
工增雨立体催化数值模拟试验,通过试验结果探讨人工增雨的最佳作业方案。了解贵州省强对流云
天气自然云的形成规律,为人工影响对流云提供了科学依据。
2强对流天气实况
1999年7月25日在贵州威宁出现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其08时的实时探空资料如图1所示。
标之一)。
舍
身
氯
歪
and Ambiem
Temperaturedew-point(℃) winds(m/s)
图1贵州威宁1999年7月25日08时探空资料
(左:温度(实线)和露点温度(虚线),右:径向风(实线)和纬向风(虚线))
*本文得到黔科合农社字(2001)1144号项目资助。
.270. 第十四届全国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上册)
3 自然云模拟
将1999年7月25日08时实测探空资料作为模式初始值输入雹云模式程序,雹云模拟区域为
向下。时间步长取大时步los,小时步2s。将实测探空资料输入雹云模式,在模拟中心位于2km的
高度,用湿热泡扰动方式启动对流,扰动区长宽均为6.Okra,厚为4.Okm,扰动中心最大扰动温度为
4.5℃,模拟时段取60分钟。
模拟主要结果如表1、图2所示:表1是99725冰雹云特征量垂直上升气流、液水含量、OC层、
一10℃层、一20℃层位置在模拟时段5~24分钟出现的极值;图2是冰雹云中总含水量(冰雹云中水
累积降雨量为873.54kt。
4
t■■●‘tt‘■t●‘‘‘‘t■●‘‘■
2 ‘‘‘‘‘t‘‘‘‘‘‘t‘‘t
●‘t‘‘‘‘●‘●tt f t f f fr,tf fff■tf●‘t●‘t‘●‘t
0
8
一E己N 6 ‘㈨-
一--,,,…一
4 ‘.参匆蟛苏:.+………一
上十·々,,,姊.
2 。_㈡…:童:筻洲嚣班::㈡_?j
0 _㈡…:o::鞭釜羔童
5 10 ’5 50 35 40
2p.25
X(km)百
S3一云降水的数值模式与模拟 ·271·
4
2
O
8
一£o
N 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