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状元县”教师为何逃离讲台.doc
“状元县”教师为何逃离讲台
2015年6月,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从事业单位的在职财政供养人员中招录189名公安派出所警察,结果,报名并参加考试的974人中,中小学教师占了一半还多,并最终有158名教师进入了警察队伍。此事之所以成为舆论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与会宁在全国教育界是赫赫有名的“状元县”“博士之乡”有关。会宁自古文风昌盛,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会宁县共产生两位全省高考状元、1000多名博士和8万余名大专院校学生。但是,随着学校的撤并,学生数量的大幅减少,许多被束缚在农村的教师开始迫切希望进城。于是,当警局的大门向教师敞开时,教师们纷纷逃离三尺讲台,似乎也顺理成章。
全县招录189名公安派出所警察,主动报名参加考试并被录用的中小学教师占了158名
前不久,30岁的特岗教师杨博正式告别待了5年的三尺讲台。2010年6月,杨博毕业于河西学院,他在大学读的专业是英语,次月他便参加了甘肃省特岗教师的考试,并被分配到了土高乡中学担任英语教师。当年,包括会宁县在内的43个比较困难的县,面向甘肃本地生源招聘了农村特设岗位教师3079名,聘期为3年。招聘公告上明确注明,“特岗教师原则上安排在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
土高乡中学距会宁县城大约105公里,在坎坷的山路上,即便是开车也需要四五个小时。但这所学校的毕业生中,出过3位博士。杨博在土高乡中学的讲台上一待就是5年。如果没有什么变化,他可能在这里干到退休。直到2014年11月5日这一天,会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转发了白银市县区公安派出所公开选拔人民警察的公告。
这个招警公告让杨博看到了离开农村的机会。公告上说,白银市计划选拔990名公安派出所警察,会宁县招录的最多,有270名。这是近几年来,会宁县公安局规模最大的一次招聘。
记者从会宁县公安局了解到,会宁县这次之所以招录这么多警察,是因为之前警力相当不足。“会宁县有58万人口,而按照人口比例,会宁警察的比例在白银市是最低的。”会宁县公安局一位负责人说,会宁县共有28个乡镇,而派出所却只有18个。招录公告要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18到35周岁、“占用事业编制的在职财政供养人员”才有资格报考。除此之外,对报考者的身高和视力也有要求。杨博刚好符合这些要求。
会宁县公安局政工监督室副主任赵一来说,全县共有1100多人报名,其中参加考试的974人中,教师占了一半还多,其余的人员则来自乡镇干部、卫生系统以及县直部门工作人员。经过考试、考核及体能测试,此次会宁全县共招录警察189名,其中,有171名教师入选。不过,有13名教师在集训期间自动放弃,最后共有158名教师进入警察队伍。
这158名考入警察队伍的教师中,杨博所在的土高乡中学就有4人。这不是最多的。记者获悉,离县城60公里的杨崖集中学有7名教师加入了警察队伍。和他们一起加入警察队伍的,还有河畔镇一所小学的校长。
待在教师行业将默默无闻地“点燃”自己的一生,是年轻教师逃离的主要原因
50多岁的语文教师贺平,已经在土高乡中学教了30多年书。在他看来,教师这个职业流动性差,是像杨博这样年轻教师逃离的原因。
“这里生活太不方便,如果想在中午下班之前赶到城里,即便是自己开车,也要在早上五六点起来。”贺平说,因为待在这里,杨博30岁了,还没找到对象。
贺平已经获得了中级教师职称,他每个月大约能拿到4900元钱的工资。会宁的一位派出所所长告诉记者,他的工资收入大约4800元钱。虽然做警察会涨一些工资,但贺平认为这并不是年轻教师们逃离的主要原因。农村教师的流通渠道是僵硬且闭塞的,别说从土高乡调到县城工作,就是到县城近一些的、交通方便的地方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如果没有能力,可能一辈子就要待在土高乡中学。贺平说,如果不是年龄过了,他也会参加招警考试。
如果一辈子待在教师行业里会怎么样呢?2015年6月24日,会宁县党岘中学教师李兴旺在《中国教师报》上发表了一篇《“30年荣誉证”来了》的文章。教了30多年书的李兴旺,谈了自己现在面临的问题。他自19岁开始就在党岘中学教书,“年过半百却一直没有迈出过乡村学校一步,现在还带着一身病痛给学生上课”。李兴旺在文中感叹自己老了,“职业病缠身,头痛、颈椎痛、腰痛,眼睛也坏了”。最让他接受不了的是,“这时候开始实行绩效工资”。李兴旺说,他们的“绩效工资”是先从个人工资中抽出一部分再重新分配,班主任费也要在绩效工资中抽取。李兴旺说:“现在老了不做班主任了,我每月的工资却又要‘奉献’出好几百元给年轻的班主任和给工作量比我大的年轻教师。”
中川乡的年轻小学老师许林,这一次在招警考试中落选。虽然这次没考上,许林仍在等待着。他不愿放弃每一次进城的机会。“平时还得多学习公务员考试的书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