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初三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doc

優化初三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優化初三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优化初三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新北区实验中学化学子课题组长史美娟执笔 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合理的课堂结构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结构的形成,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及学习方法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很多知识都是以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实验安排、指导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化学实验课的效率,有很多实验课上课时学生热热闹闹,课后一问三不知,做实验题时更无从下手。针对这一现状,我组老师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心理学告我们,兴趣是指个体的积极认知,探究其中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由情绪体验上获得满足而产生的。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便会在学习中产生极大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学习活动。孔子说:“好学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学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这样说过:“没任何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提,《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对知识进行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基础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多年来,我们化学组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大量探索性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设计了一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课堂问题,给本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标: 优化初中化学实验课结构,从每一个“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着手,合理安排实验,明确实验目的,分清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论,进行拓展延伸,使每个实验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从中体会实验的乐趣和成就感,使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了解学习化学的方法,学习化学知识,并能运用到实践中,能解释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能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学着改进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创造力。学习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研究,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现状,调查学生当前的兴趣取向,弄清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针对症状,对症下药,探索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对策并付诸实践,寻求有效的措施策略,用于指导化学教育教学工作,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力求以研促教,加深对新课程化学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第三通过课题研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结构更合理,更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2、 课题研究的内容: (1)用课堂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做实验将一些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我们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来发学生的智力和潜力, 1)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讨论、分析、设计的学生实验,这样作:一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是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学习“分子”这一节课时,上课后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一百毫升水和一百毫升酒精相混合体积为多少?大家都说是二百毫升。老师说:“一定是这样吗?要是不等于二百毫升呢?”有些同学就惊奇的问:“有这种可能?”同学们都不信,老师讲:是否等于二百毫升,只凭猜测是不行的,我们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接着老师告诉学生怎样量取,一边做示范,一边告诉学生怎样操作(同学们桌上都有事先准备好的仪器、药品),经学生们亲手做实验,果然得出来小于二百毫升的结论,这时大家都用疑惑的眼光看着老师,教师便引导同学们说,想想看一升玉米混入一升小米等于二升吗?这时同学们恍然大悟……。 2)善于设立探究环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教材中,有些结论性的知识是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没有认识的过程,即探究的过程。往往认识模糊,又容易遗忘。 在CO2实验室制法中,书中只写道实验室制CO2可用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用这些物质而不用其它的物质呢?学生会觉得无从想起,于是一脸的茫然。经过老师的提示,让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哪些CO2的产生方法。教师让学生边思考边总结。1加热碱式碳酸铜;2甲烷燃烧生成CO2;3单质碳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CO2;4碳酸分解生成CO2;5煅烧石灰石等等。同学们会认为这些方法都行,可是经过分析和讨论又一一排除,因为碱式碳酸铜生成CO2需加热,单质碳和甲烷燃烧产物一定混有杂质(空气、氧气),碳酸本身不稳定,煅烧石灰石制取CO2需要高温,条件苛刻实验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