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泥鳅达人”的乡梓情.doc
“泥鳅达人”的乡梓情
十多年前,与村里众多年轻人一样,他是个一穷二白的“打工仔”。
今天,他是村里大名鼎鼎的致富能手,带领全村不少人过上了小康生活。
曾经在外务工风风火火、顺风顺水时,他却选择了回村发展;沉潜数年,好不容易靠着养殖泥鳅的技术发家致富,他又把技术无偿“让”给了村民。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村民眼中的致富能人、善心好人。他叫石光元――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新湾村党委书记。
打工仔
十多年前,与村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石光元随外出务工大潮,离开村子去外面的建筑工地打工。
“我们村有3000多人,前些年,青壮年90%以上都外出打工,村里人烟稀少。”在石光元看来,大多数乡亲们生活还不富裕,外出打工挣钱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工地上干活,自然是异常辛苦。好在石光元勤劳能干,加上脑子灵活,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没多久,他就成了一个小包工头,逐渐积累了一些财富。
打工的同时,石光元在思考一个问题:故乡新湾村位于高速公路下道口,有美丽的五布河流过,年平均气温18.6℃,森林覆盖率近70%。可是,守着这么好的自然条件,乡亲们为什么依然到处“找饭吃”?
“像我这样打工能赚到手的钱其实并不多。”谈及打工挣钱,石光元坦言。
思来想去,石光元终于明白:乡亲们稳不下来、富不起来的主要原因,是村里没有合适的产业经济,村民找不到致富的途径。
想明白了这点,石光元心里从此又多了一桩事:能不能利用自己的阅历和见识,帮助乡亲们一起致富呢?
2008年,机会终于来了。
这一年,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接龙镇党委、政府吸引和号召那些有能力、有见识、群众基础好的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从而帮助村民寻找发展路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石光元报名后,很快便被村民推选为村干部。
先行者
当村干部头几年,石光元就在发展村里的产业方面作过一些尝试,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门路。
2013年初,刚刚担任村党委书记的石光元在调研时发现,重庆市场的泥鳅需求量旺盛,但泥鳅大多从江苏、山东等外地运入,本地泥鳅并不多。这是怎么回事?
经过反复追问,才有水产经营者告诉石光元,外地泥鳅因长途运输不易保存,导致不少泥鳅死掉。如果本地能大量提供同品质的泥鳅,他们宁愿每斤多出一块钱收购。
这不正是个契机吗?石光元想。
瞅准这个市场空档后,石光元先后到江苏等地拜师学艺,并在当年4月投资50万元,将20亩稻田改造成泥鳅养殖基地,从海南引进4000斤种鳅苗,开始养殖泥鳅。
既然要搞泥鳅养殖,总不能每次都去外地进鳅苗吧。石光元算了一笔账:一尾一寸长的鳅苗,引种要花费两角钱,而自己繁育鳅苗,平摊下来顶多五分钱,一尾鳅苗就要节约一角多钱。
因此,石光元一开始就走“自繁自养”路子。“用自己的种鳅繁育鳅苗,病少、存活率高,还可以节省一大笔成本”。
为什么一定要创新路数,走“自繁自养”之路?
“如果只是自己挣钱,我可以一直从外地进鳅苗。但我养泥鳅的目的,是为乡亲们脱贫致富寻找一个合适的项目。如果成本过高,风险就大,乡亲们赚钱就少,项目的带动性就差。”石光元说。
事实上,石光元之所以投资泥鳅养殖,就是看中其风险小、附加值高,而“门槛”却相对较低。
通过近两年的摸索,石光元完全掌握了打针催产、幼苗吃食、何时放养、天敌防护等关键技术。凭借掌握的技术和积累的经验,他每年能自孵鳅苗2000多万尾,仅这个就可节约成本40多万元。
技术攻关带来可观的效益。仅2015年,石光元卖鳅苗收入70万元,卖商品泥鳅收入20万元。
带头人
在石光元的示范带动下,村里一些人也跟着搞起了泥鳅养殖。
最早向石光元学习泥鳅养殖技术的是同村的张洪勇。
2014年初,张洪勇流转了20亩稻田,开始养殖泥鳅。没想到,养泥鳅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欠缺技术和经验,张洪勇的鳅苗投下去不久就死了一大半,第一年基本上没什么收成。一时间,张洪勇傻了眼。
就在张洪勇沮丧之时,石光元来了。他不仅免费给张洪勇送来了技术,还鼓励张洪勇不要泄气,重新清理池塘,来年再战。
在石光元的鼓励下,张洪勇振奋精神,重头再来。第二年成功了,20亩稻田还没有全部投放,他的泥鳅就卖出了50多万元。
“多亏了石书记,要不是他,我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提起这事,张洪勇对石光元充满感激之情。
村民郭廷刚是石光元的第二个“徒弟”。
今年45岁的郭廷刚曾在重庆主城各地打工,可一年奔波劳碌下来却挣不了几个钱,还常常没活干。2014年上半年,郭廷刚常常跑到石光元的泥鳅池边转悠,看到石光元的泥鳅卖得好,他就主动找上门来,希望能学泥鳅养殖。
石光元当场就答应了。由于郭廷刚的田地位置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贵州省2024年高职(专科)分类考试招生中职毕业生文化综合考试数学.docx VIP
- HP DeskJet 2700 多功能一体打印机中文说明书.pdf
- (完整版)2025年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汇总.docx VIP
- 欧科PT300变频器说明书.pdf
- 全版《边城》ppt课件.pptx VIP
- 2-5《无常》(思维导图)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VIP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docx
- 在泥沙中崛起三门峡(连载3).doc VIP
- 高龄患者的麻醉要点.ppt VIP
- 天安人寿附加吉祥树终身重大疾病保险条款010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