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符号化越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符号化越南.doc

非符号化越南   在印度和中国两股强大文明的裹挟下,加上海洋文明的开放心态,越南早已习惯让多种文明融合共生   河内新机场的入境大厅高敞气派,面对骤增的空间,越南人似乎还没想好怎么利用。几个柜台显得空空落落,刚下飞机的乘客在光亮的大厅里做布朗运动,询问入境卡填写事宜。移民官衣着酷似中国八五式军服,像军人更胜海关职员,不苟言笑,似乎能一眼看穿需要法办的“敌人”。对于上年纪的中国人来说,这环境、气氛再熟悉不过,而且可以十拿九稳地预见到,这座大厅也许10年内就会变得熙攘异常。当然,随着时间改变的还有移民官的目光。   迎接我的司机开着一辆日本产的SUV,目光自始至终没离开过手里的手机,车子跨越机场高速的两条车道高速行驶着,我略为紧张地扣紧了安全带。前后望去,目力所及,并行的十条车道一辆车也没有,没有超速摄像头,没有减速带,在失控边缘全速前进。   从1986年革新开放起,越南人已经习惯了这种速度。除了相关学者,近三十年中,了解这座拥有3260公里海岸线的狭长国家的中国人不多。提到越南,老一辈人第一反应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几乎每个人都能说上一两个诸如越南用中国人援助的大米当沙袋的故事;文艺青年对越南的认识大多来自于美国的越战电影,《猎鹿人》、《现代启示录》、《野战排》,最经典的形象可能是库布里克在《全金属外壳》中塑造的瘦小越南少女狙击手。 胡志明市街头的摩托车大军,黑墨和围巾是标准装备   直到有一天,满怀境外旅游热望的中国人把目光投向越南,那边签证容易,物价便宜,一般人也可以土豪一把,当地还存有遗留的朴素作风,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口口相传。就这样,借助旅行和互联网,对越南的第一手叙事才慢慢多了起来。 安南文脉   并未在河内久留,杜拉斯笔下的西贡更让人魂牵梦绕,于是决定尽快南下。   惟一观看市容市貌的机会只有一个晚上,出门前,酒店服务生客气地递来一张注意事项,上面用英文写着:   如何过马路?   1、放松且自信;   2、观察双向车辆并与骑手目光相接;   3、慢慢走但目的地明确;   4、千万别后退。   这些告诫除了安抚游客,更像是在诉说每个越南人在经济开放后所要掌握的法门。街头涌动的摩托车也似社会浪潮的暗喻。   在这个犯罪率极低的城市,对每位外来者最大的威胁来自摩托车大军。这些都市骑士往往携带一家三口或四口,钩坐在一辆小型踏板摩托车的前后左右,见人不见车,以极大的动能和人多势众的自信呼啸在大街小巷。看得痴归看得痴,马路还是得过的,事实证明用眼神吓退骑士的技巧最为实用,当你的气场强到可以被感知,摩托车流自然会绕行而过。   河内很像云南或广西的某个小城,故意营造出的灯红酒绿,却永远遮不住空气中漂浮的安逸。啤酒花园的走穴歌手卖力地唱着想象中的摇滚,荒腔走板,让人难以入戏。直到从自动提款机拿到动辄“十几万”的现金,才让人意识到身处异乡。   即使是农历春节的时候,穿着短衣裤在河内游晃也不觉得凉,倒是城中的青年男女率先穿上了薄款羽绒服,当作一年中难得的冬日时尚,只是颜色多为蓝黑灰几种。夜晚,他们成双成对地相互依偎在还剑湖旁,几近消失在夜色中。   忽然感到一种久违的安妥,细想,发觉是因为鲜见黑暗中明晃晃的手机,时光忽然倒流,让人感慨难以言述。   作为北越的首都,河内很容易让人想起几十年前的红色革命。实际上,除了人们的观念相比越南南方要保守,河内仍然保留了一座千年东方古城的诗意,并呈现着各路文化在这里冲撞叠加的过程。   此处的诗意并不仅仅是修辞,河内向来是越南文人骚客的汇聚之地。河内人喜欢这样表达自己的文化优越感:18世纪之前,西贡甚至不是一个城市。而当时,出生于河内一户儒士之家的胡春香正在改写越南诗坛,被后世称为“喃字诗女王”,过着作诗题咏唱和的只有衣食无忧的上流社会才有的日子。往前推至1000年前的李朝时期,越南君主就喜欢让自己的身边环绕着饱学之士和诗人,来自于中国的文化传统深植于河内的基因。   即使在河内历史上匆匆来去的法国人,同样留下了痕迹。1873年,已经控制了越南南部的法国人决定北上,并迅速攻取了河内城堡,以这座东南亚历史政治中心的名义,控制着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兼领从大清帝国手中获得的广州湾,建立法属印度支那。与西贡不同,河内的殖民地遗留并没有成为知名景点,规模宏大的,成为政府机构的办公场所,更多则隐蔽在略显凌乱的街头,或藏于建筑的细枝末节。   河内是一座被低估的城市,或许正是因为积淀太深,反倒不会去争什么。对河内了解越多越觉得,即使这座城不是当年越共的首府,越南南北统一后还是会定都河内,而非城市规划建设更为现代和完善的西贡。   美国作家大卫?莱姆是越战时美军的战地记者,两次因战情恶化撤离越南,并发誓再不踏入这个国家一步。当他在命运的安排下,于2004年再次回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