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校图书馆社交网络用户特点与服务方式研究.doc
高校图书馆社交网络用户特点与服务方式研究
摘 要 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提供了新的渠道,使得其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展,有利于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社会价值。通过对社交网络用户特点的分析,论文分析了现有社交网络信息服务的各种方式,探讨了各种服务方式的具体实现和开展渠道,展现了现有高校图书馆社交网络服务的内涵。
关键词 社交网络服务 用户研究 高校图书馆 信息服务 在线咨询 资源检索/获取
分类号 G258.6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6.02.005
Study on the Users’ Characteristics and Service Modes of University Librarys Social Networking
Yang Wenjian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network provides a new channel for the university library to provide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makes further extending in its service scope, which is advantageous to the realiz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s social valu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network us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arious types of social 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 discusses the various service types of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ways and channels, sho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social network service.
Keywords Social Network Service. Users study. University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Online reference service. Resources retrieval and aquisition.
利用社交网络开展社会化信息服务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之一,它实现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环境从相对单一的学术环境到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的突破与扩展,实现服务方式上从等待用户来寻求服务、资源到主动推广服务、推送资源的转变。开展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服务,对促进图书馆服务理念、方式的转变,提升社会用户信息素养,改善信息利用的大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在用户信息需求多变的社会大环境下,分析并掌握用户信息需求特点并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提升信息服务质量、提高用户忠诚度、扩大潜在用户群、实现社会价值的有效渠道。
1 社交网络用户特点
社交网络的出现,促使人际信息交流方式、交流渠道发生变化,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知识、信息获取渠道,以及人际之间、人与机构之间的信任关系。在当前的网络交流大环境下,社交网络用户基于相同的爱好、目的、活动等聚合在一起,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上建立起类似于现实社会环境下的相互关系,既促进了不同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的交流,也促进了社会信息服务模式的变化。但由于网络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差异,社交网络用户也呈现出对应的特性。
1.1 个性化标签
个性化标签(Personalized Tag)作为网络环境下用户对自身、博文、照片、流媒体文件等诸多内容的直观、灵活、趣味标的,在社交网络中已经越来越普遍。不管是人还是资源,基本上都有个性化标签,一方面形成了对资源的多元化描述,对资源的内容揭示更加细致、全面;另一方面由于个性化标签的选用体现了用户自身的兴趣点、习惯与爱好,容易使得用户之间形成聚类效果[1]。在社交网络中,用户具有信息生产者、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消费者的多重身份,极易形成单线传播与多线传播,同时由于网络信息交互的便捷性,信息反馈在社交网络中较为普遍,签到、戳一下等关注方式层出不穷,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普遍行为的诱因就是基于个性化标签所建立的用户之间的相互联系。
1.2 个性化推荐
传统个性化推荐是利用信息过滤技术向目标用户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信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2]。通常,社交网络平台都有相应的推荐系统,向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5《制作动物分类图册》(教学课件)(新教材).pptx
- 标准图集-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 无水印.pdf VIP
- JJF(陕) 048-2021 一体化振动变送器校准规范.docx VIP
- 退药申请单.doc VIP
- 2025年中国镁铝尖晶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农牧民培训国家通用语言.pptx
- 2022年度国铁集团质量安全红线检查迎检实施方案(最终版) (2).pdf VIP
-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基础测试题北师大.doc VIP
- (高清版)B/T 42584-2023 信息化项目综合绩效评估规范.pdf VIP
-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155-201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