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健忘症——消费时代的文学生态.pdf
南方文坛2∞S, 个人锋
文学健忘症
消 费 时 代 的 文 学 生 态
黄发有
—1—一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大众文化在90年代以来 回 高权威,作家的独立意识日渐淡化。另一方面,作家为了 使 自己成为市场的新宠 ,开始热衷于炒作 ,通过刻意渲 染的性描写、暴力展示和文化猎奇来制造市场热点。消 费文化的商业操作模式是 “注意力经济”,因此,追求商 业性成功的作品往往通过 “个性化”手段来出奇制胜。 更为关键的是,大众趣味总是在好奇和逆反之间震荡, 对于所谓的 “个}生”极易产生餍足心理,这就意味着 “个性化”成了一种毫无定性的变色龙。作为消费文化 的文学创作是注定要被迅速遗忘的,而这种 “遗忘”赋 予大众文化以一种特殊的活力 ,因为一次性消费品迅速 地更新换代,它们被淘汰的命运为 “新产品”提供了广 阔的市场空间。在 “用过即扔”的消费观念的笼罩下 , “个性”也变成了“一次性”的精神面具。在这样的文化 情景下,“个性化”也就变成了“商业化”的代名词。
经典的挽歌
今 日的文学创作流行的是反经典写作,“十年磨一 剑”的苦吟之作几乎绝迹。像曹雪芹那样在 “举家食粥 酒常赊”的情境中,耗费毕生心血创造未完成的《红楼 梦》,这种为艺术献身的神话而今已被世俗智慧和后现 代激情解构成了天大的笑话。在废话横行的年代,不甘 寂寞的作家 “语不惊人誓不休”,为了不被浩如烟海的 文字垃圾所淹没,只能加入到垃圾制造的文化狂欢之 中。像梁晓声,90年代除出版长篇小说 《浮城》、《恐 惧》、《泯灭》、《尾巴》外,还出版了《中国社会各阶层 分析》、《浮躁与腐败》、《九三断想》、《九五随想 》、 《凝视九七》、《九九回想》等等 ,如此倚马可待 ,如何能 保证创作质量呢?再看看兼顾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的 海男,除出版《女人传》、《男人传》外,她仅在1998年上 半年就出版了 《坦言》、《带着面孔的人》、《我们都是 泥做的》、《蝴蝶是怎样变成标本的》等四部长篇小说。 这样的 “爆发”只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像潘军在2000 年出版19本书,这简直就是媒体时代的出版奇迹。奇怪
的是,作家本身和媒体似乎都把这种 “丰收”看成荣耀, 却缺少对 “泡沫写作”现象的深刻反思。电脑成为写作 工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为复制、剪贴式的写作 打开了方便之门。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百万字以上的 长河小说越来越多,像周大新的《第二十幕》试图对20 世纪中国历史进行文化反思和艺术透视 ,但大而无当, 落下虎头蛇尾的遗憾。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更是越写越 长,像王火的《战争与人》达一百六十万字,熊召政的 《张居正》达一百五十万字,刘斯奋的《白门柳》达一百 四十万字,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达一百二十万字,凌 力六十余万字的《梦断关河》只能算是中等规模。至于 唐浩明的《曾国藩》(一百二十万字 )、《旷代逸才—— 杨度》(一百一十万字 )和 《张之洞》(一百三十万 字),二月河的帝王系列洋洋洒洒数百万言,语言臃肿, 叙述拖沓,情节线索繁复,故事枝节横生。刘震云的《故 乡面和花朵》长达二百二十万字,写到后面已是力不从 心,颇有强弩之末的意味。在速成的文字加工流水线上, 作品写得越来越闹腾 ,情感表现和心理描写萎缩 ,片面 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那种意味深长的史、思与诗的有 机融合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傀儡式的人物、你死我活 的冲突与滔滔不绝的舌战。 贾平凹在90年代以来出版了 《废都》、《白夜》、 《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病相报告》、《秦腔》 等多部长篇小说,一直成为媒体的中心,他的任何写作 动向都为出版商所高度关注,处于一种 “预约写作”的 状态。他的作品水平差强人意,但几乎都是在一个平面 上打转,情节设置和气氛营造显得虚假和苍白,神秘色 彩常游离于整体之外,缺乏打磨的拼凑和编造使作品充 满了匠气,创作惯性的限制和突破限制的玄想交错在一 起,使其作品呈现出呆板和矫情的尴尬。春风文艺出版 社社长韩忠良在接受笔者的访谈时说:“贾平凹这几年 的书卖得不好,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他书出得很多,写 得太快了也不够好。一部真正好的小说怎么也得写个两 三年,你得查资料、看东西、修改啊。整体上,从作者到出 版者都是很浮躁的。??作者写稿子追求印数和版税, 出版社也并不要求什么精品,不要求写得精致,更不指
南方文坛200S 个人锋
望在将来能成为经典。这样,作家的积累慢慢地就没有 了。”① 这是一个为了利益写作的年代,作为文学灵魂的良 知、记忆与审美都被借文学卖钱的投机者们抛弃了。为 了捍卫自由和孤独 ,真正的文学必须直面苍茫人世的种 种苦难与不公。面对世界与人 的永恒局限,文学必须 以超越类群的大爱与悲悯照亮幽暗的生命之境,以批判 之剑刺穿那些遮蔽人 光芒的层层灰幔。但这样的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