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生物一轮习 第六单元 第一课时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 新人教版
常的烟草叶片,使之出现相应病斑”,可以确定本实验的实验指标是:能否使正常烟草感染,出现相应病斑。同时作为遗传物质,还应能使生物性状如病毒的感染性,在传种接代中保持连续和稳定。根据上述分析,可确定实验中涉及的另两个原理分别为:烟草花叶病毒能使正常生长的烟草感染出现相应病斑;遗传物质能使生物性状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二)TMV能感染正常烟草使之出现相应的病斑 (三)遗传物质能使生物性状保持相对稳定 主要实验步骤:②取正常生长的烟草植株,选取生长状态基本相同的三片叶片,编号为A、B、C ③完整的TMV、TMV的蛋白质、TMV的RNA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①A、B叶出现病斑,C叶正常,并且用B叶病斑组织感染正常的烟草叶片,仍出现相同病斑。说明:TMV中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②A、C叶出现病斑,B叶正常,并且用C叶病斑组织感染正常的烟草叶片,仍出现相同病斑。说明:TMV中RNA是遗传物质 12.(能力综合,14分)请利用所给的含有大肠杆菌生长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分别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35S标记的氨基酸)、大肠杆菌菌液、T2噬菌体进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实验过程: 步骤一:分别取等量含32P标记核苷酸和含35S标记氨基酸的培养基装入两个相同培养皿中,并编号为甲、乙。 步骤二:在两个培养皿中接入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步骤三:放入 ????,培养一段时间,分别获得???? ????和 ????的噬菌体。 步骤四:用上述噬菌体分别侵染 ????的大肠杆菌,经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放入离心管内离心。 步骤五:检测放射性同位素存在的主要位置。 预测实验结果: (1)在甲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 ????图。 (2)在乙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 ????图。 【思路剖析】宿主细菌培养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中,宿主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合成的蛋白质含有35S,合成的DNA含有32P;用T2噬菌体分别去侵染被35S和32P标记的细菌,噬菌体利用细菌的物质合成自身成分,产生子代噬菌体。这些子代噬菌体分别含有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或含有32P标记的DNA。用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检测是DNA还是蛋白质侵入细菌。甲用放射性元素32P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用被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细菌,使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增殖,对被标记物质进行测试。由于噬 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内部,故上清液(蛋白质和噬菌体)放射性低,沉淀物(细菌)放射性高。乙用放射性元素35S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被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细菌,使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增殖,对被标记物质进行测试。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并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是留在细菌外部,故上清液(蛋白质和噬菌体)放射性高,沉淀物(细菌)放射性低。 【答案】实验过程:等量的大肠杆菌菌液 T2噬菌体????32P标记????35S标记 未被标记 预测实验结果:(1)B ????(2)A 1.(基础再现)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中,下列实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 A.注射R型活细菌后,小鼠不死亡 B.注射S型活细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C.注射R型活细菌及热处理的S型细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D.注射S型活细菌及热处理的R型细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思路剖析】该题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深化,不仅考查实验结果,还考查了转化的实质。R型活细菌及热处理的S型活细菌注射后,S型细菌的DNA作为“转化因子”将少数无毒的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细菌,使小鼠死亡,但多数的R型菌并没有被转化,所以小鼠内能分离出R型和S型两种细菌。 【答案】C 2.(基础再现)下面是关于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与细菌转化实验相同,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的 B.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接种在含35S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再释放出来的 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DNA是遗传 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思路剖析】噬菌体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必须在细菌体内才能进行繁殖,因此必须使用无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被35S 标记的细菌,才能得到含35S的噬菌体;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参与新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因此既不能证明蛋白质是遗传物质,也不能证明其不是遗传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生物下学 4.2.1dna的结构课件 苏教版.ppt
- 高一生物下学 4.2.2dna的复制课件 苏教版.ppt
- 高一生物下学 4.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课件 苏教版.ppt
- 高一生物下学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一生物下学 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课件 苏教版.ppt
- 高一生物下学 5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章末高效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一生物下学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一生物下学 4.5关注人类遗传病课件 苏教版.ppt
- 高一生物下学 5.1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课件 苏教版.ppt
- 高一生物下学 6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章末高效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