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案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專利侵權案例.doc

專利侵權案例 新式樣專利侵權判斷案例? 解釋申請專利之新式樣範圍之目的在確認申請專利之新式樣範圍及其新穎特徵,以合理界定專利權範圍。 待鑑定物品與解釋後申請專利之新式樣範圍中之視覺性設計整體相同或近似,仍不足以認定其落入專利權範圍,尚須判斷待鑑定物品是否利用該新式樣之新穎特徵,若待鑑定物品包含該新穎特徵,待鑑定物品始有落入專利權範圍之可能。申請專利之新式樣範圍中的新穎特徵應於解釋申請專利之新式樣範圍時予以確認,在「是否包含新穎特徵」之步驟中,僅須判斷待鑑定物品是否包含該新穎特徵。若待鑑定物品未包含該新穎特徵,應判斷其未落入專利權範圍。? 美國CAFC於1984年Litton System, Inc. v. Whirlpool Corp.(註1)案中,創設新穎特徵(point of novelty)檢測,確立「被告設計必須竊用設計專利之新穎特徵」始構成侵害之原則。法院判決:系爭物品必須竊用設計專利之新穎特徵,始構成侵害,而該特徵必須是設計專利異於先前技藝的裝飾性特徵。專利侵害訴訟時,當事人得進一步限定新穎特徵,但不得擴大專利權範圍。美國CAFC之判決:新穎特徵通常係依申請歷史檔案予以確定,而新穎特徵之分析應與顯而易知性之分析相同,得依申請、維護專利之程序中所引用的先前技藝,確認申請專利之新式樣範圍中的新穎特徵(註2)。新穎特徵的解釋係法律問題,應由法院決定(註3)。下圖左及中為Litton的設計專利正、背面,下圖右為被告Whirlpool的產品:? 經Gorham之實質相同檢測(註4),即使判斷系爭物品與系爭專利之視覺性設計整體實質近似,尚不足以認定系爭物品落入專利權之均等範圍,仍須判斷其是否利用系爭專利之新穎特徵。若系爭物品之視覺性設計包含該新穎特徵,始落入專利權之均等範圍。實質相同檢測與新穎特徵檢測已為美國法院在設計專利侵害訴訟中必須進行的雙重檢測(two-fold test),不待當事人提起。新穎特徵檢測適度限縮Gorham檢測適用均等論所擴張之專利權均等範圍;但僅適用於設計專利侵害判斷,不適用於重複專利、創作性等專利無效訴訟(註5)。下圖上及中為被告White的設計專利;下圖下為Gorham的設計專利: 依前述內容,美國CAFC確立「被告設計必須竊用設計專利之新穎特徵」始構成侵害之原則。惟所謂「竊用」的定義並不明確,若包含新穎特徵之近似範圍,由於新穎特徵檢測前一步驟的實質相同檢測即為視覺性設計整體之近似判斷,故新穎特徵檢測似重複了比對步驟,且幾乎無法達到減縮專利權之均等範圍的目的;若僅包含相同之新穎特徵,則將新穎特徵檢測與美國發明專利均等侵害之判斷法則比較後,有以下幾點值得探討: (1)開創性設計之保護力度不及改良設計? (2)均等範圍不及於抄襲部分新穎特徵之新式樣? (3)幾乎沒有適用先前技藝阻卻之可能 基於以上3點分析,筆者認為新穎特徵檢測時即使系爭物品必須包含每一個新穎特徵,但只要對應之設計與新穎特徵構成近似,即可認定落入均等範圍,而不須每一個特徵皆相同。 「專利侵害鑑定要點」新式樣專利侵害之鑑定原則中所規定「視覺性設計整體是否相同或近似」及「是否包含新穎特徵」兩步驟係參酌美國設計專利兩個重要的侵權訴訟判例,一為1871年美國最高法院的Gorham Co. v. White案(註6),一為1984年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以下簡稱CAFC)的Litton System, Inc. v. Whirlpool Corp.案(註7)。這兩個判例所創設之「普通觀察者法則(ordinary observer test,亦稱實質相同法則)」及「新穎特徵法則(point of novelty test)」已於2008年9月Egyptian Goddess案(註8)中,被CAFC全院合議庭修正或廢棄,這個判決對於美國設計專利侵權訴訟之影響可能相當廣泛深遠。 CAFC所主張新的普通觀察者法則,係結合Gorham法則及Litton法則(註9),參酌美國法院對於兩法則之判決,可將新的普通觀察者法則歸納為:應以普通觀察者的觀點,對於被控設計及系爭專利之設計施予購買時之一般注意力,若兩者之近似欺騙了觀察者,而誘使其購買被誤認之產品,則認為兩者實質相同,被控設計侵害該設計專利權;但在近似之比對上,應參酌先前技藝,比對系爭專利之設計與被控設計,亦即系爭專利之設計先與先前技藝比對,再與被控設計比對,據以確定系爭專利權之近似範圍。? 對於CAFC所主張新的普通觀察者法則,可以想像成是將先前的Gorham法則與Litton法則合而為一,將原本流於主觀之近似判斷,藉先前技藝之參酌,建立客觀之參考點或參考座標系統,從系爭專利之設計、被控設計與先前技藝之間相對的近似程度,檢測系爭專利是否被誤准,或檢測系爭專利之近似範圍是否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