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体知”的意义——从西方诠释学的观点看.pdfVIP

中国哲学“体知”的意义——从西方诠释学的观点看.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年 5月 第 39卷 5月号 学术月刊 Academic Monthly M ay.,2007 VoI.39 NO.5 中 国哲学“体 知 ”的意义 从西方诠释学的观点看 景海峰 (深圳大学 国学研究所,广东 深圳 518060) [摘 要]“体知”是中国哲学所特有的面对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它 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方法,与西方近代主客二分的知识论更是不可同日 而语。儒家的 “体知”观念则更重在个体生命 的修身成德和道德实践 性的充分扩展 ,凸显出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 旨趣。作为认识 社会 、体悟人生的实践型智慧,“体知”重视 内在的省察,反观 自我 之心灵,而非一味地逐于外物;强调个体生命的亲历性和在场感,将 知识的获得和生命的直接体验融合为一体,视求知为一个知识内在化 的过程。同时,“体知”又包含了身、心、灵、神等不同的层面,在 社会实践的场域中,不断地反思和重构已有的历史意识。就个体生命 而言,“体知”是一个接受教化、融入群体的过程,又是见证人类普 遍精神、存续文明脉流的不息活动。 [关键 词 ]体知 认知 体验 实践 教化 诠释学 [作者简介]景海峰(1957一 ),男,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人,深圳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国学研究所 所长、教授,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儒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经典诠释学和比较哲学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30439—8041(2007)05—0064—09 作为一种知识,儒学之面貌和特征显然有别于当 今所谓一般的知识论。从儒学的产生看,孔子处“礼 崩乐坏”之世,以“吾从周”之志,删书述史,存固三代 文化,汲汲遑遑奔走于列国,展布仁道于浊世之中;感 怀时事,应变起做,身体力行,化为实践工夫。七十子 后学,特别是孟、苟二子,昭述先圣,行诸当世。孟有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 ·滕文公》)之言, 苟倡“宗原应变,曲得其宜”(《苟子 ·非二十子》),而 非难子夏氏、子游氏等“贱儒”,皆有发扬孔学重实践 精神之意。儒学后来的发展,不论是汉唐经学还是宋 明理学,凡能对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风尚气质起引 领作用或潜移默化影响的人物和流派,无一不是立足 于社会的实践,对时代问题有切身的体认和深刻的洞 · 64 · 察,从而能将理想寓于行动、付诸实际,收移风易俗、 改造社会、导化大众之实效。这套知识的积累和涵 育,离不开个体生命融人社会生活的工夫,在动静语 默之间、洒扫应对之际,特别是人伦日用的行为之中, 对个人亲历性事件细心地加以体味。因而,这些知识 不是靠文字堆砌出来、不是逻辑思辨的结果;同时也 非冥想独悟所获及,故又不同于一般的宗教。在本质 上,它是生活性的、伦常性的和社会性的。这些知识 的播撒与传递,同样也离不开日常生活的场景和个体 生命的“亲在”性,具有强烈的在场感和“寓理于事”的 特点。杜维明先生近年来大力阐扬的“体知”观念,便 能十分恰适地表达出这一独特性的意义来。这里我 对此作出引申和发挥。 ◇ 哲学关注 一 、 “体知”与认知 “体知”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用词,且出现甚 晚。较早有如《后汉书》之《律历》论“律准”一节: 音声精微,综之者解。??熹平六年,东观 召典律者太子舍人张光等问准意。光等不知,归 阅旧藏,乃得其器,形制如房书,犹不能定其弦缓 急。音不可书以晓人,知之者欲教而无从,心达 者体知而无师,故史官能辨清浊者遂绝。(D 西汉元帝年间的京房(前 77一前 37)好音乐钟律,根 据八卦原理用“三分损益法”,将十二律扩展为六十 律,“其术施行于史官,候部用之,文多不悉载”(《后汉 书 ·律历上》)。至东汉章帝时,音准已成为难题,“自 此律家莫能为准施弦,候部莫知复见”(《后汉书 ·律 历上》)。张光为灵帝时人,时距精通“五声之音,六律 之数”的京房已在百年开外,所以不能定缓急、辨清 浊,协律之术遂成绝学。这里,《律历》点出了声音与 文字的不同,即“音不可书以晓人”,不能像文字那样 记载下来、传之久远,所以在延续和传递的过程之中, 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这便有了所谓“体知”的问 题。对此,南宋永嘉学派的叶适(1150-1223)曾经有 一 个评论。他说道: 知之者欲教而无从,心达者体知而无师。张 光论律准,盖数术家语也。岂惟数术,而道何不 然!心悟独见,与庸众异耳。且既得者无传,未 得者无教,古人所 以叹绝学之难继、微言之难识 也。然而精不极不为思,物不验不为理,三代 以 前,用力于是道者多矣。观周、孔所以教,不可言 无传;颜、曾所以学,不可言无师。秦汉虽残灭, 士犹欲思而不得,欲求而不至也。其后益下,怠 而不思,弃而不求,其道废绝,故有此论。 自是 以 后,偶然得者,夸而无传,泛然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