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化学原理与方法
邱新平
清华大学化学系
绪论
电化学研究对象
电化学的发展
电化学的应用
电化学的研究对象
电化学系统的构成
第一类导体(物理学)
第二类导体(离子学:水溶液电解质、固体电解质、非水溶液电解质)
界面问题 (电极学:电极电势、电极过程动力学:包括离子在电极上的放电过程及以电极附近的传质过程)
电化学的发展史
伽伐尼(1791年发现电化学现象、伏打(1800年建立伏打电堆)
法拉第1834年提出了法拉定律(电流与物质之间的作用)
吉布斯(1873)和亥姆荷茨(1882)(电动势与热力学)
阿累尼乌斯(1887)、德拜和尢格尔(1923-1925)(电解质导电理论)
塔菲尔(1905)塔菲尔方程(电极动力学)
电化学的发展史
Butler(1924)提出电化学反应速度,并推导出Nernst公式的动力学推导(电极过程动力学)
Gurney(1931)对电子通过相界面的传递进行了量子力学的探讨,并提出了电子的隧道传输机理(量子电化学)
Hush、Marcus、Gerischer等发展了严格的量子电化学观点(量子电化学)
Warburg(1899)提出了用等效电路描述电极反应,Dolin、Frumkin(1940)提出第一个等效电路
Dolin、Frumkin(1940)提出了交换电流密度的概念
电化学的应用
电冶金
电镀
电合成
化学电源
电化学加工
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分析
金属的防腐
第一章 电极电势及双电层
电极电势的形成
双电层
第一节 平衡电极电势
平衡电极电势的热力学表示方法
对于一个性反应:
在一定压力、温度下以一个可逆的电化学反应进行,这个过程的非体积功应与Gibbs能变相等:
E为这一反应以电化学形式反应时的电池电动势
一个反应的Gibbs能变与这一反应的标准Gibbs能变及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活度相关联,即:
如我们取这一反应在标准状态下的电动势为标准电动势E0:
则,这一反应的电动势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活度有以下关系:
电极电势:以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将一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电池,这时的电池电动势即为该电极的电极电势:
对一个任意电极反应,其电极电势与电极反应中各物质间的活度的关系为:
电极电势
第二节 电极电势
1、相的电化学势、内电势、外电势及表面电势
外电势y:将点电荷从无究远处移至相表面做的功
内电势j:将点电荷从无究远处移至相表面做的功
表面电势c:将点电荷从相表面外侧移入表面内侧做的功
电化学势m:将1摩尔点电荷从真空无限远处移至相内部
所做的功
y
c
j
m
2、伽伐尼电势、伏打电势和电化学势差
3、伽伐尼电势、伏打电势和电化学势差的可测量性(1)两相间的电化学势差是可测量(2)两相间的伏打电势是可测量的(3)两相间的伽伐尼电势是不可测量的
b
a
V
4、电极电势的测量
M2
M1
V
M1为参比电极
参比电极
第三节 双电层的形成
一、双电层的形成
双电层的概念:即在相间面存在空间分离的相反的两个电荷层,其驱动力是建立电化学平衡。
电极
电解质
解释
当电极与电解质接触时,由于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电化学势不同,即两相间存在电化学势的差,在电化学势差的推动下,两电极与电解质中的带电粒子将会在电化学势的作用下进行电荷交换,最终使两相的电化学势相等。这种电荷交换的结果,将会在两相界面上形成双电层。
返回
第四节 研究双电层的方法
一、吸附方法
通过测量电极上的吸附物质的量与电极电势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双电层
铂电极上的表面电荷与电极电势的关系
0.005MH2SO4+0.5MNa2SO4
0.5M Na2SO4中汞电极的电毛细曲线
二、电毛细方法
1、测量不同电势下电极与电解质的界面张力
古依毛细管静电计
2、电毛细方程
3、汞电极上的电毛细曲线
在0.9M 、 0.1M 、0.01M NaF溶液中汞电极的电毛细曲线
在0.9M 、 NaF、NaCl、NaBr、NaI溶液中汞电极的电毛细曲线
结论
1、可将离子分为表面活性和非表面活性
F-、SO42-、HCO3-、HPO42-为非表面活性离子,这些电解质的零电荷电势Eq=0=0.473V( vs NHE), 且与盐的浓度无关。Cl-、Br-、 I- 、SCN-、 HS-等表面活性离子,零电荷电势与不但与浓度有关,同时也与离子的表面活性有关。
2、浓度增加,电毛细曲线越陡。
0.5MNa2SO4及其中加入0.1M丁醇和0.2M丁醇溶液中汞电极的电毛细曲线
第五节 双电层电容
一、双电层电容
二、双电层电容的测量
1、交流阻抗方法(理想极化电极)
积分电容(a)和微分电容(b)与电势之间的关系
汞电极在0.1MNaF(1)和NaI(2)溶液中的微分电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DCA循环在降低采集血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pptx VIP
- 山东兖矿集团委培试卷.pdf VIP
- 胸痛三联征的影像学检查.pptx VIP
- 2025上半年中级软件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综合知识)》新版真题卷(含详细解析).docx VIP
- 亨德尔 咏叹调 我亲爱的恋人 mio caro bene罗德琳达钢琴伴奏正谱.pdf VIP
- 2025广西百色工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7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许昌学院鲲鹏产业学院实训室项目.doc VIP
- 2025广西百色工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7人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建设方案.pptx VIP
- ME8206系列_C2.0微盟原厂规格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