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炳、王微山水画观差异及对宋元山水画的影响.pdfVIP

宗炳、王微山水画观差异及对宋元山水画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宗炳、王微山水画观差异及对宋元山水画的影响.pdf

口曹爱华 宗炳王微山水画观差异及对宋、无山水画的影响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文章编号 :1∞3 -9104(2014)03 -0248 -02 248 宗炳、王微山水画观差异及对宋元山水画的影晌* 曹爱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江苏南京 21ω44) 摘 要: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是我国最早的两篇山水画论,这两篇文章 为中国山水画独立成科做了理论上的准备,影响深远。《画山水序》是古代第一篇专门论山 水画的理论文章,以形神问题为中心文中首 J次欠提出了许多原原、创理论观点,如以形媚i道莲 写山水之神,以形写形,以色貌色,远小近大等等,对后世绘画尤其对北宋山水画有 着极大的影响。而王微的《叙画》的主旨是:绘画不只是技艺,成当与《易》象同体。绘画 是明神降之 美观点则只几d乎全为元代文人画家所接受O 关键词:中国美术史;形神;写心;山水画观:差异;影响 中图分类号 :J20 文献标识码 :A DifTerentiation between Zong Bing and Wang Wei ~ View of Landscape Painting and Their Impact upon Song and Yuan Landscape Painting CAO Ai - hua ( School of Media and Arts , Nanjing University of lnformation Engineering , Nαnjing , Jiangsu 210044) 南朝的宗炳和王微各写了一篇山水画论,分别是《画山水 序》和《叙画》。这两篇文章为中国山水画理论研究开了头,直 接引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方向,吹响了山水画独立解放的第 一声号角。宗炳所著的《画山水序》是古代第一篇专门谈山水 画的理论文章,此文以形神问题为中心,论述了山水画创作 的实质以及山水画所具有的价值,并对山水画创作方法中的 形体空间和透视等技术层面进行了探寻性论述。文中许多原 创理论观点如以形媚道、写山水之神、以形写形,以色 貌色和远小近大等等都是开历史先河的,对后世绘画尤其 是宋初山水画有着极大的影响;略迟于宗炳的《画山水序 ,王 微写了《叙画》一文。《叙画》的主旨是:绘画不只是技艺,成 当与《易》象同体。此外,文中对绘画创作的本质与技巧, 以及山水画的欣赏等的论述有异于宗文。王微认为绘画是 明神降之,是创作主体的精神产物,所以山水画写心、 写意便是重中之重了。这些观点成为以后百代绘画的理论 基础。两位山水画理论的开山者,通过各自的探索丰富了山 水画理论的发展。 他们的理论是中国山水画和山水画论萌动的第一片嫩 芽,为山水画的开花散叶做了理论上的奠基。后世山水画无 论是宋画还是元画都有两者影响的深深印记,但它对后世的 影响却各有偏重。《画山水序》对于山水画创作要求和方法显 然对宋代山水画的影响巨大;而王徽的审美观点则几乎为元 代文人画家所全盘接受。 宗炳的《丽山水序》认为形神问题是山水画的核心问 题,这是早期绘画独立发展首先要面对的问题。萌芽阶段的 山水画亦然,宗炳认为山水画创作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之一就 是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在宗炳看来,因为自然山水质有 而趣灵,山水以形媚道。那么,在真山实水中游历绝不是 漫无目的地游荡和简单地欣赏,而是品味、探究圣人之道。然 而,老之将至。愧不能凝气怡身,伤时石门之流,只能画像 布色,构兹云岭,于是乎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卧游其中 通过味山水图像来体悟山水之中的圣人之道。显然,其卧游 的纸上山水是模拟自然界的真山实水,是真山水的替代。所 以,其笔下的山水之于自然山水必然是以形写形,以色貌 色。此论朴素地反映了山水画萌芽阶段的对于表现自然客 体真实性的本能要求,此时的山水画实践尚未能达到创作过 程中主体情感投入的高度自觉。(尽管王微超前地提出了,但 是实践上只能留待后世的文人画家来完成。)这完全是一种现 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其以形写形,以色貌色重心完全落在 自然美之上,这迥异于王微创作重心在写心情感说的主张: *作者简介:曹爱华(1%9- ),男,汉,江苏东台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美术学)硕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 向:中国画创作与理论。 2491 中文社会科学51 文索召|问SSCI) 来源期干IJ 艺术百家却叫第 3 期总第川期[ 岂独运诸指掌,亦以明神降之,此画之情也。 五代宋初的荆浩最先吸收消化了宗炳的以形写形,以色 貌色观点,并结合实践创作得出度物象而取其真,远则 取其势,近则取其质的以形写神观点。而后,对于自然图 真式的客观描写被宋人直接继承并完善,北宋著名的山水画 大家郭熙对于山水画功能的要求近乎宗炳,其理论是在宗炳 形神论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