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沈晓丽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通过预习你认为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什么?
教学目标:
(1)解释中心法则,明确中心法则中遗传信息的流动
(2)举例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请根据D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画出一张流程图,简要地表示在DNA上的遗传信息如何传递给后代并使后代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动动手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转录
翻译
DNA
RNA
蛋白质
复制
资料分析:
RNA RNA
RNA复制酶
RNA病毒:
有逆转录酶的RNA病毒:
逆转录酶
RNA DNA
疯牛病病原体:
蛋白质 --- 蛋白质
可能
→
你觉得中心法则需要修改?
转录
翻译
DNA
RNA
蛋白质
逆转录
中心法则
完成导学案上探究活动一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请阅读P69 - P70的内容,说明各性状产生的原因:
1、 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2、 人的白化病
3、 囊性纤维病
4、 镰刀型贫血症
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
淀粉分支酶不能正常合成
蔗糖不合成为淀粉,蔗糖含量升高
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皱缩(性状:皱粒)
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正常
淀粉分支酶正常合成
蔗糖合成为淀粉,淀粉含量升高
淀粉含量高,有效保留水分,豌豆显得圆鼓鼓(性状:圆粒)
白化病
人的白化病
控制酶形成的基因异常
酪氨酸酶不能正常合成
酪氨酸不能正常转化为黑色素
缺乏黑色素而表现为白化病
由这二个实例大家可以总结出什么共同点?
结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的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即:基因→酶的合成→细胞代谢→性状
囊性纤维病
编码跨膜蛋白(CFTR)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对
导致CFTR蛋白缺少苯丙氨酸,影响了CFTR蛋白结构
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
黏液增多,支气管管腔受阻,细菌大量繁殖,肺部功能严重受损
血红蛋白正常
血红蛋白异常
正常基因
异常基因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由这二个实例大家可以总结出什么共同点?
结论:基因通过直接控制结构蛋白来控制细胞结构,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即:基因→结构蛋白→细胞结构→性状
三、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d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37℃处理6~24h后,得到了某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结论: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性状=
基因
+
外界环境
由这一个实例大家可以总结出什么?
一个或多个基因+环境=性状
完成导学案上探究活动二
1、揭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一般规律的是( )
A.基因的遗传定律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中心法则
D.自然选择学说
C
2、如下图是设想的一条生物合成途径的示意图。若将缺乏此途径中必需的某种酶的微生物置于含X的培养基中生长,发现微生物内有大量的M和L,但没有Z,试问基因突变影响到哪种酶( )
M
A、 E酶 B、 B酶
C、 C酶 D、A酶和D酶
C
3、下图所示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 )
A、①② B、③④⑥
C、⑤⑥ D、②④
B
4、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相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种性状只能由一种基因控制
B.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C.每种性状都是由两个基因控制的
D.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D
第二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二、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三、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一个或多个基因+环境=性状
DNA
转录
复制
逆转录
RNA
蛋白质
翻译
RNA复制
基因
酶
结构蛋白
细胞代谢
细胞结构
生物性状
生物性状
作业:课后练习、 预习下一节
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d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37℃处理6~24h后,得到了某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1、请针对出现残翅果蝇的原因提出假说,进行解释。
提示:翅的发育是否经过酶催化的反应?酶与基因的关系是怎样的?酶与温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春天的树和秋天的树.ppt
- 晨兴中学合唱团校本教材.doc
- 景圣中学.ppt
- 更上一层楼(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doc
-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ppt
- 方_中学教师专业标准(2014外语).ppt
- 曹操_01801.doc
- 新建俄罗斯.ppt
- 普通高中摄影教学法的探究(改).doc
- 最后的战象教案.doc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