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差异与共生的五个维度.pdf
Jan. .2013 甘肃理论学刊 2013 年 1 月
No. 1 General 215 Gansu Theory Research 第 1 期总第 215 期
··副E酷酣暑期?Ilil圃目…
编者按:社会成员的身份认同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族群是基本的、也是重要
的社会分类,族群认同是一种社会性的心理与文化反应,也是一个客观的社会事实,
族群认同的社会特性以及在社会互动与民族一国家建构工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探讨
如何在承认族群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协调社会成员多重身份认同中的国家认同与族群
认同是目前学界关注的重要的问题;随着社会的理性化、个体化的发展,在当代中国
出现了诸多社会认同危机,人们对国家、社会与民族的认同程度呈现出下滑局势,尤
其国家与民族认同业已成为人们讨论和关注的主题,在中国,作为一种社会认同的
中华民族认同是认识和处理国家与民族关系的根本性认同;无论古今中外,国家少
于民族,族群多于民族是既定现实,包容差异,美德共生,是社会大势,我们要学会在
差异和矛盾中寻求精神层面的大同和价值层面的共生。基于这种认识,本刊围绕社
会如何认同专题,特约请以下一纽文章,以飨读者。
差异与共生的五个维度铃
纳日碧力戈
(复旦大学 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上海 200433)
[摘 要] 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出发,民族团结和睦,互相信任,互助共生,需要从五个维度考虑问题:第一个维度是群
体差异是个人差异的放大,不能把个人民主和民族差异、民族认同对立起来;第二个维度是富裕和美德,文艺兴国就是以美德
统领差异、包容差异,在差异中寻求重叠共识,在差异中发出共和之声;第三个维度是差异与大同的阶序分布,学会在求同存
异中寻找重叠共识飞就能构建一个以和谐占居主流的沟通差异、追寻大同的商议社会;第四个维度是民族与公民,中国公民
只能是多民族、有民族的公民,中国的民族身份也要和公民身份勾连起来,互相补充,互相彰显 g第五个维度是千灯互照,光光
交彻,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塞外边疆,都可以用作映照现代性和城市化的镜子,我们要学会在差异和矛盾中寻求精神层面的
大同和价值层面的共生。
[关键词] 差异;共生;美德;民族
[中圈分类号JC912.4 [文献标识码JA [文章编号J1003- 4307(2013)01- 0005 一 04
差异是现实,共生是美德。元论中外,国民国家是
近现代的产物,并非自古存在。我们这里指的国民国
家特指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建立的现代国家。不过,由
于革命有先有后,先革命者占先机,成为后来者的范
式;后革命者失去先机,虽然努力学习,确因为应接不
[收稿日期 J 2012 ? 10-15
暇而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说法,中国
先有机械文明传人,后有信息文明加入,两个文明叠加
在一起[山,都需要成熟。同样道理,现代民族观和民族
共同体模式进入中国,也存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漫长
过程。无论古今中外,国家少于民族,族群多于民族是
[作者简介] 纳日碧力戈 0957-) .蒙古族,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特聘教授,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
祷 根据 2012 年 9 月 21 日 ~25 日在甘肃兰州西北民族大学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西北民族大学承办、西北
师范大学、甘肃省民族研究所协办的民族和睦与文化发展:中国人类学民族学 2012 年年会主旨演讲扩充成文。
CD_
既定现实,包容差异,美德共生,是社会大势。从中国
的历史和文化出发,民族团结和睦,互相信任,互助共
生,需要从五个维度考虑问题。
第一个维度:群体差异是个人差异的放大
个人是一个稳定的生命体,生老病死,清清楚楚:
群体有离合的变数,文化有变迁的走向,唯有作为生命
体的个人比较稳定。在公民国家中,个人享有文化约
定和政治统辖的民主自由,而这种民主自由会投射到
群体差异之上,充满不确定性的群体认同并不能阻止
人们基于个人在民主自由预设之上的群体模型,即个
人的民主自由也包括群体认同的民主自由,不能把个
人的民主自由与其群体认同的民主自由对立起来。个
人民主自由意味着对于个人差异的最大包容:从宗教
信仰到风倍习惯,从语言文字到人格倾向,都要受到包
容性的尊重,在对话和共生中取得重叠共识。个人
的差异也是群体的差异,因为每个个人都是在特定的
文化环境里成长起来,都具有默认的群体身份。因此,
个人的差异可以放大成为群体的差异,它们之间的句
连非常密切,互相指涉,互相补充,而非互相排斥,互相
取代。同样道理,民族个体既是公民也是民族成员,其
个体差异也表现为民族差异,即便在民族内部个体之
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因此,不能把个人民
主自由和民族差异、民族认同对立起来。有一种说法,
说公民社会不能和民族社会共存,认为公民说的是公
民语言,不是民族语言;他们的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红书种草训练营课件.pdf VIP
- 西药二2017-孟定4月.docx VIP
- 西药综合:6月月考.docx VIP
- 干细胞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进展与展望.pdf VIP
- 2025乡关于“十五五”时期重点领域发展的规划建议.docx VIP
- 培训课件 -公务礼仪商务礼仪培训-公务礼仪培训.pdf VIP
- 2025年江西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学-文化管理方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服装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方案.docx VIP
- 西药综合:4月月考.docx VIP
- 2.3+中国主要的河流与湖泊+第3课时(教学课件)地理中图北京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