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滴滴之父”程维:留一个缺口给自己.doc
“滴滴之父”程维:留一个缺口给自己
2016年8月1日,他以“蛇吞象”的气魄与估值超过400亿美元的巨无霸公司Uber达成合作,成功收购“Uber中国”;他是继马云之后第二位登上国家行政学院大讲堂的互联网企业家;他获评了2014年“影响中国人物”;他是《财富》杂志发布的2015年“全球40岁以下40大影响力人物”……
他就是国内最年轻的独角兽企业――滴滴出行公司CEO程维,他的座右铭就是“留一个缺口给自己”。
不走寻常路
2005年,程维从北京化工大学毕业,他不甘心回到老家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接受父母的建议,考上公务员成为当地一名循规蹈矩的上班族。他选择留在北京,成为北漂一族。最终,他成功应聘到了阿里巴巴旗下B2B公司,从事IT销售工作。
他知道,许多创业者正是从干销售开始,积累相当经验后而成为老板的。所以,程维在平时的工作中用比其他人加倍的努力,进行了大量的客户拜访,出色地完成了一次次销售任务,很快便被提拔为最年轻的区域经理,一干就是六年。
2011年,工作出色的程维再次被提拔为支付宝B2C事业部副总经理,负责支付宝产品与商户的对接,职务的提升大大拓宽了程维的视野。一段时间后,创业的种子终于在程维心中萌芽了。他草拟了一份辞职报告,揣在兜里准备随时递交给HR部门经理。
不过,几次遇到HR部门经理时,犹豫的程维还是没有把辞职信交上去。他想了很多,自己一介草根,万一创业失败了呢,乡下父母那没法交代啊!他前后想了6个创业方案,但都被自己一一否决。
这天父亲来北京看望程维,程维提前两小时就打的去北京火车站接父亲,但始终没有打到车。父亲一直等啊等,就是不见儿子来接。最后,干脆自己上街拦了一辆出租车赶到程维的住处。见到父亲之后,程维心里似乎明白了下一步的创业计划。
第二天,怀揣辞职信9个月的程维,终于鼓起勇气迈向HR办公室大门。从HR办公室出来之后,感觉彻底重生似的程维,迅速投入到自己早已成竹在胸的创业当中。因为他相信自己最擅长的还是互联网,一想到今后可以解决人们最基本的出行问题,他就激动不已。
2012年6月6日,程维成功创办了小桔科技――滴滴打车公司开业了。可是不久,他的朋友们就全都劝他趁早回去上班,别再干下去了。
偏向虎山行
当时北京的“的哥的姐”一般都在40岁左右,郊区农民偏多,很多人拿手机除了接打电话发短信外,根本就不会用什么APP。而且“叫车人的诚信”也是最大的问题,顾客很有可能在车没来时,就上了其他人的车。可是程维就是不认这个理。
他就是要做一个颠覆者,他想用一个小小手机屏幕,撬动板结了几十年的利益格局;他还想要做一个改良者,用一个客户端,同时提高从业者的积极性和消费者的舒适度。此时,同他一道创业的伙伴吴睿、李响坚定地给予了支持,这让程维觉得前进的道路上不再孤单。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因为没有红头文件,所有的出租车公司都拒绝免费安装打车软件,即便是创新理念先进的深圳也不例外。因为根本没有钱去做广告,程维便想到用“托”招,让自己的员工整天在大街上打车转圈,他要让那些已经安装了打车软件的司机感觉到有客户一直在用打车软件。就是这个笨法子,让一部分司机慢慢接受了打车软件,并逐渐利用口碑扩大了影响。
由于软件是外包给软件公司做的,一直没达到上线的标准,这可急坏了程维。幸运的是程维请到了原百度研发经理张博加盟,成功地解决了软件问题。可是,市场要开拓成熟,尤其是新生事物,究竟要有多艰辛?
2012年8月,北京昌平区一家只有200辆出租车的银山出租车公司,成为第一家跟“滴滴打车”合作的公司。令人不堪的是,100个在场司机中,只有20个司机使用了智能手机。
9月9日,张博率领团队研究的“滴滴打车”成功上线。可是,已经安装的500个司机端,上线亮灯的却只有16盏,第二天更是只剩下了8盏。一些司机认为“滴滴打车”是骗子,和运营商合伙骗他们流量的。
于是程维决定给司机一些流量补助,采取一周补5元的方式,让司机们消除了顾虑。
就在这个时候,国内一些创业公司敏锐地发现,打车公司有发展前景,便纷纷效仿。不久市场上便出现了十多家打车软件,形成了剧烈的竞争格局,他们针对性非常明确,常常是“滴滴打车”在这边设点补贴,竞争对手就在对面设点抢滩。这让刚刚发展起来的“滴滴打车”迅速进入一个丛林世界,险象环生。
12月8日,北京因空气指数爆表响起了红色预警;滴滴北京总部近百辆出租车包围了总部大厦。出租车司机一边被份子钱压榨,一边让专车、快车挤兑,加上专车新规的颁布,立时拉起了对立情绪。程维紧急召开公司会议,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措施来挽救不利局面。
留一个缺口
2012年冬的北京特别冷,对南方出生的程维来说尤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