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处安放的存在之恶.doc
PAGE
PAGE 5
无处安放的存在之恶
【摘 要】《心迷宫》作为一部商业片在叙事结构的创作上拓展、丰盈了现今国内商业片的创作范式,而在其迷人的叙事外壳之下蕴涵的是创作者对于“人之存在”的深刻反思。本文从存在主义关注的三个重要问题出发,即荒诞的社会、孤独的个体存在和自我的自由选择来剖析影片创作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心迷宫》;存在主义;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16-02
中国先锋导演刁亦男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实际上中国社会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像二战前后的西方社会,有诞生黑色电影的土壤。人们彼此之间产生了不信任,生活在怀疑之中,在这种社会气氛下,艺术创作会诞生一些黑色性的东西。”[1]因此近年出现的《天注定》、《白日焰火》等电影都包含着“黑色元素”,这些电影通过暴力、性等元素来展现当下世界的冷漠与荒谬、个体存在的孤独和自我的自由选择,此种与现实的残酷照应并不契合大众在影像中寻求慰藉的心理,所以这些影片终究无法将其思想最大程度地传播出去。直到《心迷宫》的出现,作为一部由不知名的新导演制作的低成本影片,故事发生在农村、全片演员没有一张熟脸。可是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却为人称道。《心迷宫》所采用的多角度叙事无疑是在向世界影林中的大家致敬,也是用这种尝试为中国普通观众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导演忻钰坤在一次采访中谈到现在许多导演都想着如何在类型片的界域里越爬越高,而他自己却在不断摸索如何向远处去寻找一条相对新、相对窄的路,走到哪,立下标杆。正是这样的创作思维使得忻钰坤得以从现有商业片创作的桎梏中跳脱出来,构建出一具迷人的叙事外壳以装载存在主义的思想内核。
《心迷宫》中小小的村庄仿佛与世隔绝,是导演创造的一个“主观性林立”的社会,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冲突、抗争和残酷,遍地是丑恶与罪行。“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悲剧性的”,[2]加缪说,“一个可怕得可以用极不像样的理由解释的世界也是人们感到熟悉的世界,然而,一旦世界失去幻想与光明,人就会觉得自己是陌路人,他就成为无所依托的流放者,因为他被剥夺了对失去的家乡的记忆,而且失去了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他的生活之间的分离,演员与舞台之间的分离,真正构成荒谬感。”[3]也即是说,人不能摆脱外在的制约而生存,却渴望摆脱外在世界的制约而成为孤独的个体;另一方面,又因离开外在世界而使自己成为了世界的局外人或外来客,反而使自己不自由、不独立,在这样的双重矛盾之中荒诞产生了。《心迷宫》中出现了众多具有荒诞意义的情节、意象,例如村子里有人无故去世却没有人报警调查死亡的真正原因,而是以一己私心猜测,自圆其说,这样的荒诞表现出人心的冷漠;片中多次刻意出现电视机的镜头,而且电视里都在播放同一个关于猩猩的纪录片,这些多次反复出现的猩猩必然承载着独特的所指含义――导演在采访中讲述了“猩猩”背后的“故事”,他想以猩猩来为影片做注脚,暗喻人作为动物先天具有的兽性是不可逆转的,文明的驯化在欲望达到一定程度后的爆发下必然崩解,人将回到如片中人物那样的本性状态;[4]片中还出现许多了有关于信仰的镜头,影片展现的每一个家庭的家中几乎都供有神灵,可是这些神灵的目光不再具有超我审视性与道德惩罚性,而是变为了恶行之后的掩护,这种对于信仰的解读与表达无疑是荒诞的。镜头的表达上,导演使用了大量的跟拍镜头和主观镜头,很好地展现了片中每一个人的主观视角和情绪,体现出个人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对影片叙事和情节发展的重要意义,说明了“自我和世界都是在意识的活动中,即在意识的虚无和否定过程中产生的。”[5]
影片最后肖卫国与肖宗耀对峙而立,中间隔着装有被烧焦的白虎尸体的棺材,这样的画面极具表现力和荒诞感,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无法沟通和绝对孤立才导致了这种荒诞的对峙,那口棺材――人性恶的爆发,最终必然难以遁形,无处安放。他人是“我”的地狱,自我必然是孤独的。孤独个体是现代存在主义创始人克尔凯郭尔提出的哲学概念。萨特也认为“每个人都是荒谬世界中痛苦而孤独的个人”。[6]《心迷宫》同样刻画了一系列孤独的人物形象。肖卫国与儿子肖宗耀之间存在着隔阂与误会;肖宗耀被女友黄欢欺骗;黄欢拜金与肖宗耀在一起;丽琴被丈夫家暴、与王宝山出轨后又被抛弃,为了生存又向大壮示好;白虎嗜赌与亲人离散……这些人物都是悲剧性的孤独个体,人与人之间存在着难以化解的陌生与疏离。
“人的存在首先是一种自由,这种自由的核心内容是自我选择”,[7]这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又一个主要观点。然而影片中大多数人物却无法自我救赎。丽琴为了生存流连于数个男人之间,依靠男人的施舍而存活;肖宗耀被父亲剥夺了选择工作的权利,这让他对父亲有着深深的埋怨,当失手杀死了白虎后他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