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李龙 坐热冷板凳.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龙 坐热冷板凳.doc

PAGE  PAGE 10 李龙 坐热冷板凳   他不断探索法学理论前沿问题,不懈地探索法学教育的规律,以独特的方式运用于法学人才的培养中   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法学组主要成员、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法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总顾问、国际法律哲学与社会哲学协会中国分会副会长……所有的这些社会职务背后是同一个人,他就是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李龙。   在采访时,记者才知眼前的这位随和、健谈的著名学者当过兵,坐过牢,说得上是一位经历坎坷、充满传奇色彩的法学家。他笑自己有人生三部曲:20年读书、20年坐牢、20年做学问。他是如何走上法学研究之路的呢?又是如何坐热法学研究这冷板凳的?他的人生经历给我们又有哪些启迪?所有的这些是记者所要探寻的。   研究无罪推理原理而自己“无罪”入狱   至今,李龙湘音浓厚,难忘故土,日后多次回故园祁阳省亲。他的曾祖父李蕊是进士,曾供职清政府,所编著的《兵禁类编》曾是中国军事高等院校的必读教材。李龙的祖父号“竹石山房主人”,也是进士,出版过《竹石山诗集》。   李龙的父亲李景荫,生前是湖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不过,李龙认为还是伯父对自己的影响大些。伯父李祖荫,号糜寿,是著名的法学家,自朝阳大学法律系毕业后留学日本,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长沙临时大学、湖南大学任教,先后任湖南大学法律系主任、法学院院长、训导长。李龙为家族中有伯父这样的人而骄傲:“伯父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过中央法制委员会委员、人大常委会法律室主任、国务院参事。他曾在北京大学等校讲授《婚姻法》、《中国法律史》,生前著有《比较民法总则编》、《民法概要》、《法学方法论》等。”从小,李龙就在家庭教育熏陶下成长,在伯父的引导下对法律产生了深厚的兴趣,酷爱法学书籍。   1950年,李龙穿上了军装,成为一名军医医助。1952年,他随部队到抗美援朝前线参与志愿军的救治工作。第二年,李龙回国,转业到广东。就在这时,他拾起当年的有关书本,报考国内响当当的武汉大学法律系。   1954年9月,李龙如愿考入武汉大学法律系。李龙这样解释说:“我选择法学,主要是自己对社会科学、特别是对法学有浓厚的兴趣。我始终认为法学是治国之学,强国之学。”至今,李龙还记得当年的系主任是从哈佛大学法学院“镀金”回国的韩德培,也是自己所在班的法律课主讲老师。   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李龙就在《光明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和当时的《法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最让他感到得意的是,他还在那一年参加了全国先进知识青年代表大会,并得到了“青年法学家”称号。   大学四年级下学期,李龙到了广州中级法院实习,这对一个每科都是优秀的学生来说,意味着他即将毕业并投身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去了。那段日子,李龙一边憧憬着未来,一边悉心摸索法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可是,就在他实习期间,整风运动开始了。   到了暑假,李龙一回到武大,就发现许多他尊敬的老师都被划成了“右派”。对这些,他并没有太在意,仍去拜访他们,还陪他们下象棋,有时候还请教他们一些学术问题。谁知,他就这么惹祸上身了。   也就在那时,他发表了篇名分别为《无罪推理原理》、《论社会主义民主》的论文。结果,他因此很快被定为“右派”。“右派”的帽子戴在了他的头上,这位“右派”说什么也不相信。   李龙至今还记着毕业那天下着毛毛细雨。他和学校里所有的“右派”被集中在了操场,然后他得到通知――“保留学籍,劳动察看”,他们都得去湖北省蕲春县一个叫八里湖的农场改造。他懵懵懂懂地打了被包,来不及和女友告别,就坐上一艘摇摇摆摆的轮船,开始20多年的坎坷经历。   前往农场的路途上,有一位难友吟了一首诗,李龙至今还记忆清晰――“扬子江在怒吼,八里湖在啼哭。天下着毛毛细雨,迎来了一批可怜的农奴。”   那段时间里,李龙每天早上4时起床去种棉花,到中午11时休息。接下来,又从下午4时一直做到晚上8时。这当中较长的一段休息时间,他就用来继续读书和写作。就这样,他竟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来自民间的法学基础理论《国家概论》,还发表了批赫鲁晓夫的文章。   然而,这些收获又给他的人生带来磨难,他因此被施以管制。对这份管制判决书,法律系出身的李龙感到哭笑不得,没有经过开庭,他就莫名其妙地被判了。当即,他提笔写了上诉书。这回,法院组织开庭了,他站在被告席上惊讶地发现组织审判他的就是他的大学同学。但李龙并不觉得有什么可以羞愧和难受的,他振振有词地阐述了他的论点。原本这个该当庭宣判的案子,因此而择期宣判。可是,李龙个人的辩论当然难以扭转乾坤,不久判决书还是下来了,仍然维持原判。他不知道的是,那个希望能维护法律正义的大学同学,也因为坚持判他无罪而被调离审判岗位。当他们再次聚首,畅谈当年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