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氧化锆陶瓷象棋研究.doc
PAGE
PAGE 6
氧化锆陶瓷象棋研究
摘 要:氧化锆陶瓷象棋是结合我国古代陶瓷文化和现代高科技的新产品。本文采用液压机压制成型和电阻炉高温烧结工艺,尝试制造了具有陶瓷钢美称的氧化锆陶瓷象棋,研究发现模具设计是制造陶瓷象棋的关键技术之一,模具的字体采用上凸刻字和边缘带斜度的设计,解决了字体易断裂的问题。制造的陶瓷象棋具有很高的致密度、强度和韧性,从6 米高处自由落体撞击水泥地面不会被摔碎。经简单滚动抛光处理后,氧化锆陶瓷象棋呈现出美如玉、强如钢、不怕摔、耐高温的高科技艺术效果。
关键字:氧化锆陶瓷;陶瓷钢;液压机压制成型;电阻炉高温烧结
1 前言
象棋在古代也被称为象戏,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到了唐代,象棋已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1974年,福建泉州发现一艘南宋末年的沉船,船中有20枚木质棋子。考古学家在四川江油县发现了两副宋代铜制象棋。1997年,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发现了一副北宋时期的圆形瓷质象棋,它是我国国宝级文物;这些棋子大小匀称,直径约18 mm,厚度约3~5 mm,与现在常见的棋子相比要小巧一些,它们均由高岭土烧制而成,表面不施釉,正面的阴刻字填涂朱砂。元代和明代都有青花釉里红象棋,清代有单色釉象棋。在江西景德镇也出土了较多的陶瓷象棋。象棋也是现代中国人不可缺少的一项棋艺活动。
制作象棋的材料五花八门,主要有普通木材、红木、黄花梨、青铜、铝、不锈钢、石头、陶瓷、玉石、玛瑙、象牙、牛角等,字体用毛笔刷涂不同颜色的颜料。陶瓷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陶瓷象棋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效果,它能保存上千年质地不老化,不褪色,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近年来,江西景德镇制造了青花瓷象棋(见图1),福建泉州制造了白瓷象棋。2009年,福建德化工艺美术师张祥琦先生创作了一副令人耳目一新的“模拟人物陶瓷象棋”。用天然高岭土制作的陶瓷象棋,采用手工陶艺成型和土窑柴禾烧结,字体用手工刻划,缺乏标准,产品表面粗糙,质量一致性差,陶瓷材料固有的脆性易碎问题也一直不能解决。
本论文用有“陶瓷钢”[1]美称的四方晶氧化锆粉(如3Y-TZP)为原料,采用压制现代机械成型和电炉烧结工艺制造陶瓷象棋,具有美如玉、强度高、韧性好、摔不碎、一致性好等优点。
2 实验方法
氧化锆陶瓷象棋的制造工艺流程是:3Y-TZP原料粉末处理→压制成型→高温烧结→性能检测→滚动抛光处理→字体着色。
第一步,原料粉末处理。3Y-TZP粉末平均粒度为
1 μm。陶瓷粉末是瘠性的,难以直接压制成型,必须加入塑性好的有机物粘接剂和润滑剂后才能成型。陶瓷粉末粒度很小,流动性差,必须造粒处理。在购买的四方晶氧化锆无胶粉末中加入0.5%聚乙烯醇(PVA)水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形成稠状料浆。料浆在真空干燥箱中60℃缓慢干燥后,被粉碎成小颗粒,过40目筛子。为了减少压制和脱模阻力,再在粉末中加入0.1%硬脂酸锌粉末,并在混合机内均匀混合。
第二步,压制成型。将处理好的原料粉末放入直径为30 mm的钢模中,用液压机压制成型,压力20~40 MPa,保压时间10~20 s,保压结束后加压脱模,得到成型的象棋压坯。因为象棋字体小而窄,生坯强度低,成型工艺重点要研究解决脱模时的字体断裂问题,以免造成废品。为此优化设计模具结构和压制成型工艺,比较字体凸出和凹下两种不同方式、字体高度和两侧斜度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第三步,陶瓷高温烧结。将成型的压坯放在硅钼棒电炉内,先升温至600℃保温1 h,脱除水分、有机物粘接剂和润滑剂等。再升温至1300~1500℃,保温2 h烧结[2,3]。烧结工艺重点要研究如何提高陶瓷象棋的密度、强度、韧性等问题,以制造出无外观缺陷、高强度、高韧性、摔不碎、一致性好的陶瓷象棋。
第四步,性能检测。用肉眼观察陶瓷象棋表面是否存在裂纹、掉角、分层、不均匀变形等缺陷。采用千分尺测量陶瓷象棋的直径和高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采用排水法和精密电子天平测量陶瓷的体积密度,样品密度计算公式为:
ρ样品=[ W干重/(W湿重-W悬浮重) ]×ρ水
式中ρ水为测量温度下水的理论密度。在陶瓷烧结相对密度大于94%时,开孔率大大减少,可以认为W干重≈W湿重。将陶瓷象棋抛至3~6 米高处、再自由落体撞击水泥地面,测试其耐冲击性能。
第五步,滚动抛光处理。将氧化锆陶瓷象棋放入滚筒球磨机内,加入相同重量的刚玉粗粉和水,一起滚动球磨,将棋子表面打磨光滑。
第六步,字体着色。氧化锆是白色陶瓷,需要在烧结后的陶瓷字体上分别涂覆红色和黑色颜料,制造出红和黑两种陶瓷象棋棋子。
3 实验结果和讨论
3.1 成型工艺
首先,采用图2设计的三种不同象棋模具进行压制试验。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