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0级临床(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级临床(教案)

PAGE  PAGE 59 授课班级: 2010级临床1、3、4班 授课时间: 第十周 星期三 1、2节 2学时 授课章节: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 第三章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重 点: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难 点: 异常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5min 第二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 40 min 第三章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45 min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护理学的发展 (一)护理学的形成 1、人类早期护理 (1)远古时代的“自我保护”式的照顾。 (2)母系氏族公社时代的“家庭式”医护照顾。 (3)基督教兴起,一些献身宗教的妇女开始将护理工作从家庭走向社会。 2、中世纪护理 (1)进步:护理逐渐由“家庭式”迈进了“组织化和社会化的服务”,形成了宗教 性、民俗性及军队性的护理社团。 (2)缺陷:护理工作多限于简单的生活照料。 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护理 4、科学护理的诞生与南丁格尔对护理的贡献 (1)科学护理的诞生 19世纪中叶英国护士弗罗伦萨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 1836年德国牧师弗里德耳开办了最优秀的具有系统化组织的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曾在那里接受过训练。 (2)南丁格尔对护理的贡献 ① 1854年南丁格尔率38名护士上克里米亚战场护理受伤的士兵,使病死率由 50%降至2.2%② 1860年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③ 她著有(护理札记)和(医院札记)等护理专著④ 瑞士银行家邓南受南丁格尔 影响,1864年在日内瓦成立了国际红十字会⑤ 1912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南丁格 尔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第二节 整体护理与护理程序的简介 整体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服务时把服务对象视为一个功能整体,在生理、 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为服务对象提供全面帮助和照顾。护理程序是系统化整 体护理的核心。 包括五个步骤: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第二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 第一节 体温的测量 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是生命维持的基本征候,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状况的指标,合称为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正常状态下应该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且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和影响。 一、体温的产生及生理调节 体温的产生及体温的调节(自学) 二、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正常体温 临床上测量体温常以口腔、直肠或腋下温度为标准 健康成人不同部位的平均温度。 部 位平均温度口 腔37.0℃直 肠37.5℃腋 窝36.7℃三、生理变化 1、年龄:小孩高,老人低 2、昼夜时间:清晨最低,下午最高 3、性格 4、环境温度 5、活动后体温有升高 6、饮食:进热食物后升高 四、异常体温的观察及处理 体温过高 1、定义 体温过高又称为发热,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2、分类 以口腔温度为例,按照发热的高低将分为: 低热 37.5—37.9℃ 中等热 38.0—38.9℃ 高热 39.0—40.9℃ 过高热 41.0℃及以上 3、临床过程 (1)体温上升期 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病人表现为寒战、皮肤苍白、无汗、皮肤温度下降。 (2)高热持续期 特点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病人表现为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和脉搏加快、头痛乏力等。 (3)体温下降期 为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体温下降直至恢复正常水平。 4、热型 (1)稽留热 体温达39℃,持续数天或数周,日差不超1.0℃。大叶性肺炎 (2)弛张热 体温高低不一,波动幅度大,日差大于1.0℃,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化脓性疾病等 (3)间歇热 发热期与正常或正常以下体温交替出现。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 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然后很快下将至正常或正常以下,再经过一段时间后, 又再次升高,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5、处理 (1)收集资料 (2)物理降温 (3)饮食调养 (4)保持清洁和舒适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6)安全护理(7)心理护理(8)健康教育 体温过低 1、定义 体温在35℃以下或体温不升称为体温过低。常见于早产儿及全身衰竭的危重患者。 2、分类: 轻度:32℃—35℃ 中度:30℃—32℃ 重度:30℃可有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致 死温度:2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