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例谈目标函数中变量的选择江苏孔祥武.doc

14例谈目标函数中变量的选择江苏孔祥武.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例谈目标函数中变量的选择江苏孔祥武

PAGE  PAGE 6 例谈目标函数中变量的选择 孔祥武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 213003) 我们在解析几何中求最值范围时,常常需要构建合适的目标函数,把问题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引起函数值变动的原因,这个原因可能是某条线段的长度变化引起的,可能是某条直线的斜率变化引起的,亦可能是某个点的坐标变化引起的,等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选择不同的变量,会产生繁简不一的方法,因此在解题伊始,我们需要多维度思考,选择合适的变量.下面介绍几个例子来说明问题. 选择点的坐标作变量 例1 (常州市2010年高三调研测试)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C:()的左焦点为,右顶点为A,动点M 为右准线上一点(异于右准线与轴的交点),设线段交椭圆C于点P,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为,点M的横坐标为.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设直线的斜率为,直线MA的斜率为,求的取值范围. 分析 斜率乘积的变化可看作是由点的坐标变化引起的.我们习惯先设点,进而直线与椭圆联立, 解出交点的坐标,可以预见表达式非常复杂;若改变这种既定的顺序,先设点,再求点,则巧妙避开了直线与椭圆联立的繁琐过程. 解 (1)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过程略). M A P F O x y 图1 (2)设点(),点M , 因为点、P、M三点共线, 所以,即, 故 点M . 又,, 则==. 因为点P在椭圆C上, 所以, 即. ===,(), 则,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值得一提的是选择点的坐标作变量有时带有轨迹的思想,可先求出满足限制条件的点的轨迹方程,然后再求解最值问题. 例2 已知圆与轴相交于两点,圆内一动点使、、成等比数列,求的范围. 分析 向量数量积的变化可看作是由点的坐标变化引起的,同时设坐标入手更容易表达点在圆内的特征和处理向量点乘. 解 设点,则 ① 易知,,,, 由成等比数列得 , , 即 整理得 , 即 ② 由①②得 , , 所以. 2 选择线段的长度作变量 例3 求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值. 分析 面积表达式中既含有边又涉及角,需要消元,统一成一个变量来处理. 解 设,则 , 根据面积公式得=, 根据余弦定理得, =, 由三角形三边关系有, 解得, 故当时,取得最大值. 评注 本题亦可以点的坐标为变量,以的中点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得出的轨迹方程为,然后再求三角形面积最大值. 选择直线的斜率作变量 设直线斜率入手多适用于两直线相互垂直或倾斜角互补,或过定点的动直线等问题. 例4 已知圆的方程为,过原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交圆于两点,交圆于两点,求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 分析 四边形面积的变化可理解为是由直线的斜率变化引起的. 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或斜率为0时,易知. 设直线的方程为,则此时直线为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则弦长,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则弦长, 所以 , 整体观察可发现 (定值), . 所以四边形的面积最大值为. 评注 从数的角度发现定值,联想基本不等式解题是关键. 4 选择有向距离作变量 有时最值的变化可理解为点到点或点到直线的距离变化引起的. 图2 我们知道圆的问题要注意几何性质的使用.上面例4中仔细观察可发现,图中有一个矩形,且对角线长始终为定值,故可以直接设距离入手. 解法2 如图2,过作,垂足为; 过作,垂足为. 易知四边形为矩形,且对角线长始终为定值, 设圆心到的距离分别为, 则(定值), 弦长,弦长, , 当且仅当,即时取到等号. 所以四边形的面积最大值为. 评注 从形的角度发现定值, 更能揭示问题的本质;通过挖掘几何性质,优化了运算过程,而且避免了斜率是否存在的讨论. 例5 已知圆的方程为 ,点,若过点P存在直线与圆交于M,N两点,且点M恰好是线段PN的中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图3 分析 很自然想到设直线的斜率,利用直线与圆联立,借住韦达定理来处理线段之间的关系,但这样操作很繁琐.换一个角度来看,点,位置的变化既可理解为是由直线的斜率变化引起的,也可理解为是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变化引起的,于是产生下面的解法. 解 如图3,过作交于, 设到直线的距离,线段, 为的中点,则, 又 所以, 由点不重合及①知 存在符合条件的直线,即关于的方程在上有解. 则, 又, 即 , 所以,故的取值范围为. 评注 解法2抓住图中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直接设线段长度入手来研究线段之间的比值关系,把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