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微生物與食品卫生
第九章 微生物与食品卫生;第一节 食物中毒性微生物及其引起的食物中毒;感染型食物中毒:病原细菌污染食物,并在食物中大量繁殖,这种含有大量活菌的食物被摄入人体,会引起人体消化道的感染而造成的中毒。
毒素型食物中毒:食物中污染某些产毒微生物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微生物在食物中繁殖并产生毒素,由于毒素的作用而引起的中毒,即称为毒素型食物中毒。;二、细菌性食物中毒;4.病菌来源及防治措施
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为:鱼、肉、禽、蛋和乳。
该菌主要来自患病的动物和人,以及动物和人的带菌者。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预防除加强一般食品卫生监测措施外,应注意下列各点:
(1)严禁食用病死畜食。
(2)严格执行生、熟食品分开制度。
(3)鸡蛋应煮沸8min,鸭蛋应煮沸10 min。
(4)肉类至少应蒸煮到肉块中心呈现灰白硬固的熟肉状态。
(5)禁止家畜、家禽进入厨房和其他食品加工室。。
(6)剩菜、食品充分加热后再食用。
(7)严格执行急宰牲畜的肉产品处理办法。
(8)彻底消灭厨房、食品加工厂、储藏室和食堂等处的苍蝇和老鼠。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4.病菌来源及防治措施
引起中毒的食品以乳、肉及其制品为主,其次是淀粉类食品。
主要污染来源包括原料来源和患病工作人员的污染。
为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应注意:
(1)防止食品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
(2)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与毒素产生。
;(三)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4.病菌来源及防治措施
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传染源是人和动物的粪便。
易被该菌污染的食品主要有肉类、水产品、豆制品、蔬菜及鲜乳等。
防治措施:
要注意熟食存放环境的卫生;
对于各种凉拌食用的食品要充分洗净,并且最好不要大量食用,以免摄人过量的活菌而引起中毒。;(四)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4.病菌来源及防治措施
肉毒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中,可直接或间接地污染食品。
据国外报道,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主要有鱼类、肉类、奶制品、水果罐头及蔬菜类等,
国内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发酵类食品,90%左右的肉毒中毒是由食用家庭自制的酱类,如腐乳、豆苗、面酱等引起的。
为了预防肉毒中毒发生,除加强一般食品卫生措施外,还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食品卫生宣传。
(2)伤口不可接触可疑食品。
;(五)志贺氏菌食物中毒;(六)变形杆菌食物中毒;(七)蜡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4.病菌来源及防治措施
蜡状芽胞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其主要污染源是灰尘和土壤,污染的食品种类繁多,包括肉制品、乳制品、调味汁、凉拌菜、米粉和米饭等。
为了预防蜡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应着重注意如下几点:
(1)食品应冷藏于10℃以下,食前应彻底加热处理。
(2)尽量避免将食品保藏于16~50度的环境中,如无条件不得超过2h。
(3)剩饭可于浅盘中摊开,快速冷却,必须在2h内送去冷藏,如无冷藏设备,则应置于通风阴凉和清洁场所,并加覆盖,但不要放置过夜。
;(八)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4.病菌来源及防治措施
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存在于各种海产品中,经厨具、容器等介质的传播,可使肉、蛋及其他食品染上此菌。人和动物被该菌感染后也可成为病菌的传播者,其粪便和生活污水是重要的传染源。
为了防止该菌食物中毒的发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海产品应特别注意加强食品卫生检查。
(2)最好不吃凉拌菜,如吃,必须充分洗净,在沸水中烫浸后先加醋拌渍,放置10~30min后,再加其他调料拌食。
(3)严格执行生、熟食分开制度,对剩余饭菜要回锅加热处理后再进食。;三、霉菌毒素及其引起的食物中毒;(二)常见的毒素及其引起的食物中毒
1.黄曲霉毒素
(1)黄曲霉毒素中毒病原菌
产生黄曲霉毒素的病原菌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两者均属于黄曲霉群。温特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产量较少。
(2)黄曲霉毒素性质
它是蚕豆素的衍生物,共有10余种,其中B1毒力最强,也最常见,G1和B2次之。本毒素耐热,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不能破坏,裂解温度为280℃,它在水中溶解度很低,溶于油及氯仿、甲醇中,但不溶于乙醚、石油醚及乙烷中。
;(3)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①急性和亚急性中毒
② 慢性中毒
③致癌性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烈的致病物质之一,其致癌强度比六六六约大2万倍,是二甲基偶氮苯诱癌力的900倍以上。许多学者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毒素的致病作用。关于对人的致癌作用虽无直接证据,但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凡食物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国家和地区.人的肝癌发生率就高。;2.黄变米毒素
?黄变米是由于谷类在贮藏时含水量过高被真菌污染发生雹变所致,一些菌株侵染大米后产生毒性代谢产物,统称黄变米毒素。包括以下三类: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血压患者的居家护理》课件.ppt VIP
- 第4课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教学设计)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df VIP
- 年产10万吨铝电解车间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VIP
- 新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课件(2024年秋新教材).pptx
- 7.1《短歌行》课件(共21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新房屋装修预算明细表.pdf VIP
-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3课《会讲故事的数据》第2课时 川教版2024 教案.docx VIP
- 同济启明星软件:深基坑支挡结构分析计算软件(FRWS v7.1)用户手册.doc VIP
- 放射物理与防护 放射治疗剂量学 放射治疗剂量学.ppt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一)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