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工程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动力学-修订答辩.ppt

反应工程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动力学-修订答辩.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化学反应动力学;概述;2.1 化学反应速率的工程表示;定义补充说明;反应物反应速率数学表达式 对于多组分系统 各组份的变化量关系 各组份反应速率关系;反应速率单位表示: 均相反应 kmol/(m3?h) 非均相反应--气固催化反应 ;非均相反应—气液催化反应 选液相体积:rL为kmol/(m3?h) 选反应器体积:rV为kmol/(m3?h) 液相体积VL与气液混合物体积V之间关系: ;宏观反应速率与微观/本征反应速率 宏观反应速率---R 物理过程是宏观动力学 --包含物理过程的反应速率 本征反应速率---r 化学反应微观动力学/本征动力学 --没有物理过程的反应速率 ;不同操作方式下的反应速率方程 间歇反应系统: 等容间歇反应过程: 连续反应系统: ;2.2 均相反应动力学;均相反应 参与反应的所有物料达到分子尺度上的均匀,成为均一的气相或液相 气相均相反应:若反应在均一的气相中进行 如烃类的热裂解反应 液相均相反应:若反应在均一的液相中进行 如酸碱中和反应 基本特点: 反应系统达到了分子尺度的均匀混合 排除了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扩散传递问题 实现的可能性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反应物之间互溶 反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反应物可溶于某一种反应介质中;2.2.1 均相与预混合;满足均相反应的条件;2.2.2 反应动力学表达式;大量实验测定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浓度和温度可以进行变量分离 变量分离的作用 ;多组分反应;设两个独立液相反应 若反应初始浓度为 。其中A为关键组分,转化率为xA,目的产物P的收率为?,假定反应过程中物料密度变化可忽略不计,求反应组分B和产物P、S的浓度。;温度效应—反应速率常数k k与T关系—阿伦尼乌斯(Arrhenius)公式 ;k—重要的动力学参数;E的测定方法;只有被激发的反应物分子—活化分子的碰撞才能进行反应 反应物分子被“激发”为活化分子所需的能量---活化能 ;E的动力学意义;E的动力学意义;2.2.3 小结;反应速率浓度效应的三种形式: 幂函数型 适用于均相、非理想吸附的气固催化反应 双曲线型 适用于理想吸附的气固催化反应 级数型 适用于反应特征了解甚少时采用的数值回归模型;均相不可逆反应 幂函数型动力学方程式 反应级数的确定 通过实验测定,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非整数;基元反应—按化学计量式进行的反应 特点: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计量系数 动力学方程式可根据反应式直接写出 非基元反应—由几个基元反应综合而成 特点: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 动力学方程式由试验测定;如何理解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动力学表达式的区别?;A浓度较高: (2-31)很快达到平衡,则(2-32)为控制步骤 (2-32)为控制步骤时,反应总速率级数为1级;A浓度很低,A的碰撞几率大大减少,则活化态的净速率为0 (2-31)为控制步骤时,反应总速率级数为1级 ;反应级数的工程意义;如何理解变化率的概念?;反应级数不同于反应的分子数 前者是指动力学意义上的级数 后者是计量化学意义上的级数 反应级数的高低并不单独决定反应速率的大小 反应级数的高低反映了反应速率对浓度变化的敏感程度 级数越高,浓度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2.2.5 复杂反应的反应速率表达式;可逆反应;均相自催化反应;平行反应;串联反应;平行串联反应;复杂反应;更为复杂的反应--石油馏分催化裂化反应;更为复杂的反应;2.3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催化剂形状;催化剂在流程中的位置;工业催化剂的要求;2.3.1 气固相催化反应基本特征;催化剂对不同的反应具有选择性 对于复杂的反应,催化剂不但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且可以改变不同产物的选择性(定向)作用 对于不同的反应,催化剂的活性是不同的。 选择性由催化剂的功能所决定,但也部分地决定于热力学平衡。对热力学上不太有利的反应,更应选择性能优良的催化剂 有时选择性比活性更重要 A ? B (产物)? C 原料比较昂贵时,往往更注重于提高选择性;2.3.2 气固催化反应过程的主要步骤; ;多相催化中的物理过程;多相催化中的物理过程;物理过程如何对反应产生影响?;多相催化的化学过程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与宏观动力学;2.3.3 化学吸附的速率与平衡;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的区别;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的主要区别;化学吸附的种类与模型;理想吸附模型---Langmuir吸附模型;Langmuir吸附数学描述; 的讨论 KA为吸附平衡常数 KA表征吸附强弱的参数 KA越大?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