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众”与“小众”之辨.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众”与“小众”之辨.doc

PAGE  PAGE 5 “大众”与“小众”之辨   在一次题为经济新闻与改革发展的研讨会上,凤凰卫视一位分管财经节目副台长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他的一个论点就是电视日益退出专业财经报道领域,他用凤凰卫视财经节目在过去的2004年的实践说明了这一点。在过去的时间里,凤凰所苦心经营的专业财经节目收视率非常低,吸引广告的效果也不好。他谈到今年,凤凰将全面退出专业财经领域,转而改为社会财经,而所谓的“社会财经”,无非就是用财经的“外包装”包裹人文化的故事和纪录片,但这样的内容已经和“财经”的瓜葛不多了。      电视要退出专业财经报道领域?      其他的电视媒体,包括央视和其他省级台也面临着和凤凰同样的困惑。就拿打着“经济”旗号的CCTV―2套为例,CCTV―2套次改版:第一次改版是在1996年,初步确定为以经济节目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频道;2000年7月第二次改版,启用了“经济生活服务”的新称号;2003年10月进行了第三次改版,频道称号由“经济”频道取代了“经济生活服务”频道。三次改版从表面看来,CCTV―2套是越来越接近专业化的频道,尤其是后一次,在口号上完全定格在了经济频道上。但实际上,从第三次改版后所做的内容调整来看,恰好跟表面的印象相反,用一个业内人士的话来说,这是一次从“从专业经济报道领域”的全面撤出。从目前最新的CCTV―2套的节目构成来看,其名牌节目《非常6+1》、《幸运52》、《开心辞典》,均以娱乐为主打,绝难称得上是经济或者财经节目;而老牌节目《经济半小时》从来都是用经济的视角去关注社会问题,而不是相反,它更多的是社会题材;它的《第一时间》、《全球资讯榜》简直就是“娱乐财经”的典型范本。真正的较为专业的财经节目《中国财经报道》、《中国证券》有些被“冷藏”的味道,离开了较好的时间段而进入晚间,成为其花色拼盘中仅有的一点“财经色彩”的点缀。   其他省级电视媒体的情况也大同小异。目前不少省级电视的频道布局中都有财经频道,但大多是“挂羊头卖狗肉”,真正的财经节目少,更多的时间里是在放电视剧???正是基于财经频道表现不佳,北京电视台甚至打算改弦更张,将“北京五套”的财经频道改为资讯频道,只是最后未获上级批准才作罢。在这里,不能不提的是上海的“第一财经”,这是电视财经报道领域中唯一的亮色。它是唯一向专业财经报道领域高歌猛进的省级电视频道,这跟上海的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上海市民普遍具有投资意识不无关系。   从整体来说,确实能看出电视在专业财经报道领域的退却。这种局面让有志于电视财经报道的新闻从业人员有挫折感,而让他们感到尴尬和困惑的,是处在“同一片天空”下的财经类报刊却都非常火爆,如创办时间不长的后起新锐财经报纸《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影响力和人气与日俱增。在很短的时间里,这两份报纸都跻身经济类报纸广告收入较高的队伍中,据数字显示,《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的广告刊例收入都在一亿元左右(上海复兴1~11月专项分析报告?财经媒体篇2004年12月)。另外,《财经》杂志的成功也是有目共睹的,它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有品牌的财经类杂志,它的独家报道经常为整个财经界“设置议程”。这些财经报刊的成功足以证明,财经报道领域是大有可为的。于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就是:在同样一片田地中,何以电视媒体“苗疏枝弱”而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却“果实丰盛”?      大众的媒体和小众的领域      为什么在体育报道可以称王称霸的电视媒体在财经报道领域却举步维艰呢?   首先,这跟电视媒体自身的特点有一定关系。电视的长处是展现画面,一切具有画面冲击力的事件对于电视来说都是最佳的表现对象,例如前不久在印度洋沿海国家发生的海啸灾难,这里面就包含了诸多画面可以展现的因素:墙倒屋塌、海浪冲刷的尸体、人们的眼泪等等,这些只有通过电视媒体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电视最拿手的就是展现“有硝烟的战争”,而财经领域恰恰是“没有硝烟的战争”。财经报道中大量的事实都存在于数据、图表和统计当中,并无画面,就是有画面也是单调和枯燥的。即使是像银广夏和蓝田股份造假这样引起社会震动的事件,电视所能拍到的无非是一些厂房和一堆报表而已,这些都使得财经报道在讲究视觉形象的电视荧屏上显得格外的沉闷。另外,电子媒体线性传播的特点使得信息的传播也是稍纵即逝,财经领域大量有深度的信息要想通过电视媒体传达,就有一定的难度。而在这方面,报纸就显示出作为平面媒体的长处。对于一篇新闻,读者可以反复阅读,直到弄清楚其中的内在逻辑关系为止。有统计表明,对财经信息有需求的政府官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获得消息时,首选媒介是报纸。   其次,电视对于财经报道缺乏进取心的最主要原因,还在于电视比之报纸是一个更为大众的领域,而财经目前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领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