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二年级上册教材梳理及教学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年级上册教材梳理及教学建议

二年级上册教材梳理及教学建议 文本被选入教材之前,它具有原生价值,此时我们的阅读属欣赏性阅读。当文本被选入教材之后,它就具有了教学价值。我们只有把握年段目标,精读教学内容,用好教材,才能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 我们常把学习比作远足,要去哪(目的地、目标是什么),怎么去(方法、路径),沿途感受(快乐地体验还是痛苦地煎熬?) 首先、共同学习本册教学目标──即本学期学生语文能力达成度,明确要去哪 1.认识生字450个,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在语境中大致了解意思。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常用汉字,能在阅读和各项语文活动中复习巩固已学的生字。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能区别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对一部分多音字会据词(语境)定音。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口语交际。 ?3.学习本册教材中出现的词语,并按要求积累一批常用词语、成语和短语等,进一步丰富词汇量。学过的词语会读,初步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4.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重要句子,积累教材中出现的和自己喜欢的语段。学过的句子会读,大致了解意思,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能在阅读中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初步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5.能听懂一段话和简短的故事。在讨论中,能听清楚别人的发言内容,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听人讲话时注意力集中,养成边听边想、边听边记的习惯,并能提出自己思考的问题。 6.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和同学的提问。能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人际交往中能根据当时的情境说几句话。 7.继续学习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能熟记教材读读背背中的名句,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 8.继续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350个各种结构的字。要求书写认真,字迹工整,结构匀称,卷面整洁,继续培养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9.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句,结合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提出问题,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能在课外,阅读适合自己的各种儿童报刊和书籍。 10.继续培养看图、观察事物的兴趣,能较熟练地听写几句话,能写几句完整通顺的话。有写话的愿望,能用一段话写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想象、想法、生活)。 二、各单元教学建议:回答怎么去(提示一些方法、路径,抛砖引玉) 本册教材的编排体例与一下基本相同。八个单元,主题组元,每个单元由一课识字和4──5篇课文组成,体裁丰富、题材广泛。 第一单元多彩的秋天 1.朗读语段,想象画面。 继续培养读文字,想画面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形象感。P1识字一编排了一组词串,虽然只是词串,但词串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展现的是秋日“红叶似火、叠翠流金的风景美”;“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描绘的则是“硕果累累、春华秋实的丰收美”,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联系的、整合的想象,每一组词串是一组流动的画面。可以分组读后引导孩子说说,读到第一组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与现实的秋景联系,产生印证,形成常识。谈到秋景自然而然的想到这样的景、脑海中跃出这样一组词语。逐步达到,几个词语能信手拈来,活学活用。不孤立地教学单个的词语,要联系的学习和联想。 词语如此,课文更是如此,如第一课《秋天的图画》P4“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语句的画面感非常强。朗读语段时,让孩子说说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边读边想像,从果园到稻田,把语句读成一幅延展的画面,使秋天的丰收图景能在孩子脑海里流动起来。 一年级时已有读语段、想画面的训练,在一年级的基础上要继续培养学生联系的、整合的想象。? 2.积累描写秋天的语句,内化语言。 课后要求:学生要背诵部分课文,动笔抄写词语,积累语言。我建议本组课文都要背诵,既积累描写秋天的优美语段和诗歌,又积累一些常用词语。尤其关注叠词和”日积月累”中的词语。 3.挖掘语言训练点,学用语言。 首先,引号的特殊用法提示我们关注语言。 第1课P4,“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大雁排成“人”字队形是减小飞行阻力的的做法,但大雁无意,作者却有情,借大雁的“人”字队形传达对劳动者的赞美,借以突出强调──是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第2课“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子观海”等奇石名称作者用引号表示着重强调。随后在文中,作者围绕这几个词,抓住特点展开了想象和描述。如“猴子观海”P8,抓住了猴子的动作“抱着腿、蹲,望、一动不动”写得非常形象,仿佛奇石近在眼前。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提示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石的特点展开联想的。 在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