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案教学设计.doc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案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教师教研活动(互听课)教学设计(兼听课记录用) PAGE  第  PAGE 5 页 共  NUMPAGES 5 页 2015 年 11月 日 上午第 节 听课教师: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四年1班 执教老师: 陈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定商,商的位置。   一、热身运动。   1.看着算式直接报出答案。   90÷30= 720÷90 = 92÷30≈ 722÷90=   270÷90= 273÷90= 40×4= 160÷40=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0×( )<85 30×( )<140 40×( )<278   70×( )<165 30×( )<182   3.笔算96÷8和754÷8。   4.反馈。结合这两道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说师适当板书除法法则。   5.揭题。笔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1)板书:可以分给几个班?92÷30,口算,估算。   (2)学生尝试笔算。学生自练,师巡视收集学生的各种典型情况。并进行板书。   反馈。   ①判断对错。你能告诉老师哪一个竖式是正确的?为什么?另外三个竖式错在哪里?为什么?   ②结合小棒图理解算理。   ③结合正确的竖式说说92÷30是怎么算的?提问:商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④做一做。30÷10 40÷20 64÷30 85÷40。请四位同学上台板演。   (3)笔算140÷30。   学生列式笔算。   反馈。结合正确的竖式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商4,你是怎么想的?   (4)比较:在笔算140÷30和92÷30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做一做:140÷20 565÷80请三生上板演。 (6)改一改,考考你   2.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在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三、总结      教学设想:   1.计算教学之前还要不要“复习铺垫”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的确,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有关经验、体验。《标准》也非常强调,计算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 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计算教学之前还要不要“复习铺垫”呢?其实,新课前的复习铺垫主要目的,一是为了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二是为新知学习分散难点。前者,只要有必要,则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后者,有一些计算教学中,常常有人为了使教学“顺畅”,设计了一些过渡性、暗示性问题,甚至人为设置了一条狭隘的思维通道,使得学生无需探究或者稍加尝试,结论就出来了。这节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为了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我觉得有必要在课前安排一个复习铺垫的环节。因此我在课前安排了3个小练习:1、看着算式直接报出答案;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3、笔算87÷3和427÷6。   2.要注重计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诚然,计算本身具有抽象性,但其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新课程注重计算的现实意义,适当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活动体验、感受和理解运算的意义、来源、现实背景和本质。   《标准》注重了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运算的意义。在“总体目标”中提出:“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3.解决问题与技能形成。   过去计算教学中单调、机械的模仿和大量重复性的过度训练是要不得的,但是,在计算教学时只注重算理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对计算技能形成的过程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也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