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语文6年级下册《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一、课题:1.长江之歌 上课时间: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激发他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四、教学策略选择: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精讲点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长江,感悟作者抒情的方式。
学会本课生字:涤、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荡涤、灌溉、尘埃。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歌曲激情,导入新课
1.点明“歌”指用唱歌、朗诵等形式来赞颂。
2.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3.板书课题,指导深情读题。
聊长江外形的特点,抒胸中赞颂情感。
学生读题。
欣赏歌曲,感受人们对长江的热爱与依恋,谈听歌感受:身为炎黄子孙,你不禁产生了什么样的想法?通过歌曲把学生带入情境,为学习诗歌打下良好的情感基调。让学生 深情读题,初步感受诗歌情感。二、初读全诗,感知内容
1.质疑:作者也为长江而自豪,他想赞颂长江什么呢?作者期待我们用心灵去跟他产生共鸣,首先,你需要能字字读准,句句读顺,读完这首诗。
2.出示生词
? 哺乳? 荡涤??尘埃??灌溉??气概??春潮。
3.分小节指名读课文,引导交流。
学生自由练读,标记诗中生字词语。
小组练读,交流问题。
认读生词。
分小节指名读课文。
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情景,使学生整体感知诗歌。三、灵动表达,感受诗意
1.课文可分为几部分。
你发现作者共几次赞颂长江的?(两次),体现在何处?因此课文可以分为几大部分?(两大部分)
2.中心句反复出现,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抒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提示:想一想抒情有哪几种?(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究竟是哪种啊?原来是直接抒发强烈感情啊!但是,是不是诗歌仅写上这一句就好了,抒情要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叙述事实)男女生分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中心句,并圈出关键词,这不但是一、二部分的中心句,也是全文的中心句。作者想赞颂长江是——“无穷的源泉”;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学生谈感悟,读中品。
(告诉我们为什么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因为长江值得依恋)。在读、说、品、悟中感受长江的波澜壮阔、 一泻千里、九曲连环、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它是“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
四、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
范写,重点指导“溉”观察字形,说说书写该注意什么。
描红、书写。五、作业
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朗读、背诵课文。
完成《习字册》板书设计长江之歌( 颂歌)
“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复习导入、渲染气氛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深情齐读课题。
2.作者胡宏伟把我们带到长江边,你的面前就是波澜壮阔的长江,你感受到了
么?
3.我们难忘作者对长江的赞美,请将作者反复赞美的那一句一起来一遍。
齐读课题。
交流:它的一泻千里、九曲连环、波涛汹涌,气势磅礴、气势磅礴、雄浑气魄……
有感情的齐读: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奠定情感基调,抓住诗歌咏叹的中心。二、解析第一部分1.出示第1小节第1句(你从雪山走来…..惊涛是你的气概)
2.“你从”作为第一节开头,介绍了长江的发源地。它从祖国的最西边奔来,又向哪儿奔去去?(祖国的最东边),所以说源泉是无穷的。
3. 这一句把长江给拟人化了,你是怎么理解的?(要点:长江哺育了中华民族儿女,并且用坚实的臂膀拉起儿女,抱在怀里,“挽起”让孩子不再分开,而是紧紧相连,永不分离)
4.指导朗读:母亲的恩情真是无以为报啊!我们用怎样的语气和感情来读好这句话呢?
自由读文,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指名朗读。
先柔和,再豪迈一些。
理解“走来奔去”,“奔去”显示长江奔腾,气势磅礴,与“惊涛”呼应。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男女比赛对读(各读一部分),读出赞美、依恋之情!
体会诗歌表达的中华儿女对伟??祖国的真挚、自豪的的赞美之情。三、解析第二部分1.长江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
2.长江跨越了遥远的古代,奔向未来,不是从空间,而是从时间角度来表现它的永不停息。
3.这里母亲的情怀又将长江给拟人化了,你是怎么理解的?
4.所以作者又一次抒发了赞美与依恋之情,引读。学生自主学习。用第一部分学法来提问题学习第二部分。
自由读一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苏教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提纲资料.doc
- 苏教版小学5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doc
- 苏教版小学6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
- 苏教版小学4年级语文月考.doc
- 苏教版小学6年级毕业试题.doc
- 苏教版小学6年级毕业语文模拟试卷.doc
- 苏教版小学6年级数学教学计划.doc
- 苏教版小学6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模拟测试1.doc
- 苏教版小学6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归类.doc
-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1—4单元教案.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