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FMEA作业指导书讲述
PAGE
重庆中远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编号WI-C03-01版本A/0
三层次文件
FMEA作业指导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重庆中远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三 层 次 文 件WI-C03-01FMEA作业指导书共7页 第1页第A版第0次修改1.目的
进行FMEA工作,是在最大范围内分析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与其相关的后果起因/机理,从而采取改进措施,消除或减少失效模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产品/更改产品的设计和过程开发时;原材料变更时;重大工艺变更时;设备、工艺装备(模具、主要检具)重新装备或重新调整时以及批产过程中或当顾客要求时,应进行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
3.术语
3.1 FMEA
分为两类,设计FMEA和过程FMEA。
3.2潜在失效模式
潜在失效模式是指产品/过程未满足设计目的/过程要求的方式或状态。它可能是下一级系统/下一(下游)工序的某个潜在失效模式的一个相关起因或者是前一级系统/前一(上游)工序的某个潜在失效模式的一个相关后果。
4.职责
4.1 技术部负责产品/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4.2各职能部门配合参与和开展产品/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5.规定
5.1 FMEA表格说明
5.1.1判定准则
5.1.1.1严重度(S)
a. FMEA严重度是一给定失效模式最严重的影响后果的级别。严重度是单一的FMEA范围内的相对定级结果。如果受失效模式影响的顾客是装配厂或产品的使用者,严重度的评价可能超出了本过程工程师/小组的经验或知识范围。在这种情况下,
重庆中远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三 层 次 文 件WI-C03-01FMEA作业指导书共7页 第2页第A版第0次修改
应咨询设计FMEA以及设计工程师和/或后续制造或装配厂的过程工程师的意见。严重度评估为“1”到“10”级。
b. 设计FMEA严重度推荐的评价准则(表1)
c. 过程FMEA严重度推荐的评价准则(表2)
5.1.1.2频度(O)
a. 频度是指某一特定的起因/机理发生的可能性。描述出现的可能性的级别数具有 相对意义,而不是绝对的。通过设计更改或过程更改来预防或控制失效模式的起因/机理是可能导致发生频度数降低的唯一的途径。为保证连续性,应采用一致的发生频度定级方法。发生频度级别数是FMEA范围内的一个相对级别,可能并不反映实际出现的可能性。
b. FMEA频度推荐的评价准则
c. 设计组对评价准则和相互一致的分级方法应达成一致意见,尽管个别过程分析可做些调整。
5.1.1.3探测度(D)
a. 探测度是与控制栏中所列的最佳探测控制相关联的定级数。探测度是一个在某一FMEA范围内的相对级别。
b. FMEA探测度推荐的评价准则
c. 小组应对相互一致的评定准则和定级方法达成一致意见,尽管对个别产品分析可作调整。
5.1.2 风险顺序数(RPN)
RPN=S×O×D
在特定的FMEA范围内,此值(1-1000)可用于对所担心的产品/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排序。一般实践中,当严重度是9或10时,必须予以特别注意,以确保现行的设计措施/控制或过程预防/纠正措施针对了这种风险,不管其RPN(RPN)值是多大。
5.2跟踪
设计员应负责保证所有的建议措施已被实施或已妥善落实。FMEA是一个动态文件,而且应永远体现最新的设计水平及最新采取的有关措施,包括开始生产后发生的
重庆中远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三 层 次 文 件WI-C03-01FMEA作业指导书共7页 第3页第A版第0次修改
设计更改和措施。
5.3工作流程
5.3.1技术部项目工程师组织生产、质保人员成立多方论证小组,根据工程功能要求分析潜在失效模式、后果。
分析主要依据:
a. 产品/过程技术要求;
b. 去累积的经验;
c. 顾客的抱怨。
5.3.2严重度评价,当严重度≥9时,必须予以特别注意。
5.3.3分析潜在失效模式产生的原因。
5.3.4频度数评价。频度数可以是预测,也可以从类似产品的过程中获取统计数据。
5.3.5描述现行控制的手段、方法等。
5.3.6探测度评价。
5.3.7风险顺序数计算。
5.3.8采取措施的要求:
a. 重度为9、10时,必须采取纠正措施;
b. 当风险顺序数≥130时,要有纠正措施。
c. 在采取纠正措施的需求时,要同时综合评价SOD值,优先时S,再O,最后是D;要综合评价。
d. 基于持续改进的需要,风险顺序数排序在前五位的考虑采取纠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一级造价师-土建案例-陈江潮精讲班完整讲义.pdf
- 第一册: 标准设计与典型造价 V3.0版 智能配电站.pdf
- 第二课性骚扰的危害 课件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doc
- 【国家标准】GB14759-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牛磺酸.pdf
- 2020年广西防城港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doc VIP
- 前列腺癌的基础知识.pptx
- 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版).docx VIP
- 2025年中国空调离合器皮带轮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IT运维管理:ITIL先锋论坛—DevOps来了运维如何改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