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要贯彻审美教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教学中要贯彻审美教育.doc

语文教学中要贯彻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1-0122-01      美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教育途径。通过美育,培养人的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等。我们习惯上把美育称为审美教育。   语文课具有丰富的美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美育,语文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在学校众多的美育活动中,课堂美育是最重要的活动形式,而在课堂美育中,语文教学又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注意语文课在文化学习中的基础地位。却忽略了语文课的美育作用,只把它当成智育、德育的手段,而很少注意它在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及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具有的独到价值。可以这样说,人类对美的信息的获得,对美的欣赏的实现,对美的创造的完成,对美的观念的确立,都与语文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语文课从内容到形式无不与美学有关。语文课自然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语文课具有培养正确认识美的形态      美就其形式上可分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而艺术美又可分为文学美、绘画美、雕塑美、音乐美等多种形式。   先说自然美。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从徐霞客《游黄山记》中可以认识黄山的奇峰、怪石、云海、劲松,也可看到黄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而认识其自然之美。《与朱元思书》中富春江的清流幽谷、《风景谈》中断碑残磨的“桃林小景”、《岳阳楼记》洞庭湖阴雨季节的浊浪排空和晴日的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不同的自然景物,给予我们不同的自然美。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或诉诸于视觉――线条、形状、色彩,或诉诸于听觉――冷冷作响的清流、婉转悦耳的鸟鸣,或诉诸于味觉、嗅觉――暗香浮动、芳草诱人。而这引起感受,让人由自然而社会,在流连忘返之后,既感受到自然之美。可见,自然美不仅是“人化”,而且也会“化人”,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变得高尚。由洞庭阴晴变化,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是自然美的崇高升华了。   再说社会美。人是社会的核心。社会美的核心是人。无论是人的劳动,人的自由创造,还是进步的人生观,高尚的道德情操,都表现着一定的社会美,劳动之美、自由创造之美、崇高之美、悲壮之美等等。而学生通过社会美使心灵受到影响,受到启迪,在美的感受中受到熏陶。如《愚公移山》不仅表现人对自然征服的劳动之美,更是崇高和壮美的体现,“以子子孙孙无穷匮”的精神与自然斗争。而社会美有时以丑的形态出现,如《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就是一个丑恶的形象,审美就是认识丑、鞭挞丑,而人们在对丑的批判中达到灵魂的净化。科学美也是语文课常有的内容。《蜜蜂》的六角蜂巢,《中国石拱桥中赵州桥》的“长虹卧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各种花儿的美与繁殖的关系,《死海不死》中奇特的死海。   一千年前的数学家普罗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方程与几何图形,它们以数的形态出现,外观表现为对称、均衡、比例、谐调,如“黄金分割”的比例.即是典型的数字之美。同时也有破坏均衡的不均衡形态,如《苏州园林》,“摇滚乐”等,而用来反映自然科学的文章,则让人们更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自然的规律性。可以这样说,科学美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具体体现。   最后说艺术美。语文课艺术美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在于它的文字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艺术自身的特点可充分发挥,把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的宏观形象,或是具体入微的微观形象,或是丰富深刻的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外在的音容笑貌,形神毕现地表现出来,《荷塘月色》中月下荷塘之美,《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形象,无不呈现出艺术创造的美。语言艺术中往往又着意于绘画之美、雕塑之美、音乐之美、建筑之美。《荷塘月色》中“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既有雕塑又有绘画之美。而“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则有音乐之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小石潭的《小石潭记》,“高猿长啸,孰引凄异”的《山峡》充满了音乐之美。而诗歌往往注重建筑之美,长短错落有致,高下逶迤相和。《船泊瓜洲》不仅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韵致,更有七绝诗的铿锵。《再别康桥》一咏三叹,婉转舒缓更是充满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      二、培养美的欣赏力和创造性      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说:“教育之事亦分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可见美育是培养人的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担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功能。即在自然中、社会中、艺术中发现美的能力。审美能力是获得精神享受的必要条件。也是进行美的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干剑而后识器”;我们要通过具体生动的文学作品,去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美,发现什么是美的事物。“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