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安徒生
作家的生平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童话作家,是众所周
知的 “童话之王”。他的作品被译成世界各国的文字。从终年积雪的冰
岛到烈日炎炎的赤道,地球上每个角落都流传着他的美丽的童话。他的
作品不仅受到亿万儿童的欢迎,而且为许多成人所喜爱。在丹麦首都哥
本哈根的皇家公园里,有一座塑着安徒生铜像的纪念碑。他左手捧着一
本书,右手做着手势,似乎正在亲切地向天真的孩子们讲述故事。纪念
碑周围的草坪里,经常有一群群的孩子在玩耍。铜像前面终年有孩子们
和成年人敬献的鲜花。在遥远的大西洋彼岸,在美国的芝加哥市,也巍
然矗立着他的巨大的铜像。
满脑袋幻想的穷孩子
一八○五年四月二日,安徒生生于丹麦富恩岛上一座古老的小城,
这座市镇名欧登塞。他的父亲是个贫穷的鞋匠,母亲是曾经讨过饭、受
尽生活煎熬的劳动妇女。他的母亲比父亲大十一岁,但彼此热烈地爱着。
这一对恋人在结婚时没有钱去买一张床,他们只好将一个搁死去的贵族
特兰伯伯爵棺材的木架拾来,他们找了一些钉子,在木架上钉上几块木
板,就算是新婚的床铺了。当时木头上面还黏着黑色丧纱的碎片。但是
这一对过惯了苦日子的新婚夫妇仍然感到非常幸福。这个年轻的鞋匠天
资聪敏,热爱学习,曾经渴望到文法学校去学习拉丁文,由于家里没有
钱送他入学,他的希望也就成了泡影。这使他终生引为憾事。根据安徒
生的回忆,有一次,有一个文法学校的学生请安徒生的父亲补一双鞋子,
顺便谈到他在学校中学习的情况,还把书拿出来给他父亲看。他的父亲
很羡慕这个学生,联想到自己为环境所迫,失去了求学的机会,心中感
到万分痛苦,禁不住眼泪潸潸而下。不幸的命运养成了他沉默寡言的性
格。他很少与别人交往,只全心全意关心和热爱自己的独生子。他把自
己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安徒生将来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他白天做工,晚上看书。他爱读文学作品。他常常念荷尔堡的戏剧及《一
千零一夜》中的故事给安徒生听。他决心要培养儿子对学习的兴趣。这
个好学的鞋匠一再向儿子说: “我的命苦,没有捞到念书的机会。你一
定要有志气,要好好念书。你一定要努力学习,要克服一切困难,使自
己成为有学问的人。”小小的安徒生并不懂得为什么要念书的道理,但
他父亲对文学的爱好却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安徒生家里很贫穷,但他的勤劳而能干的母亲却将一间小小的破旧
房子收拾得清洁而美观。地板擦得很亮,墙壁上挂了许多美丽的图画,
窗台上放着几盆散发着芬香的薄荷,碗橱上点缀着各种颜色的娇艳的鲜
花。房中的小灶上放着闪光的碟子和金属的盘子。鞋匠的工作台的上方
挂着 一个书架,上面摆着剧本、小说和故事书。安徒生从小就喜爱图
画和花朵,这种对美好事物的爱好和他家庭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安徒生的母亲很想能得到一块土地,以便种些鲜花和蔬菜。在安徒
生五岁的时候,他的爸爸看到报上的一则广告,一位伯爵家里要雇一名
鞋匠,这个鞋匠可以得到一所小房子、一小块菜地和一片牧场。安徒生
的父亲兴致勃勃地去找伯爵。伯爵夫人给他一块蓝缎子,要他试做一双
跳舞鞋。鞋匠为了做好这双鞋子,足足忙了三天。 全家都希望这双鞋
子能中伯爵夫人的意,但是那位刁钻古怪的伯爵夫人却说鞋子做得不合
她的要求,糟蹋了她的蓝缎子。这样,他们全家想得到房子和土地的幻
想,也就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了。
安徒生家没有搬到乡下伯爵的庄园里去,但他和他的父亲都热爱大
自然。每到星期天,他的父亲便带他到郊外乡村里去。那儿的风景非常
幽美,湛蓝的天空浮着轻纱似的白云。茂密的树林,郁郁葱葱。林中有
淙淙的流水,如茵的草地。草地上开满了鲜艳的野花,蜜蜂在花丛中飞
来飞去。树上的小鸟歌声婉转悦耳。观赏着如画的美景,呼吸着清新而
芬芳的空气,真令人心旷神怡。安徒生的父亲默默地、长久地坐在草地
上沉思。小安徒生兴高采烈地在树林里跑着玩着,扎着花圈。美妙的大
自然使他小小的心灵感到无限幸福。
天真无邪的小安徒生以为生活中充满了明媚的阳光和灿烂的鲜花,
他在绿色的草地上打滚,欢乐地唱着歌。而他的父亲面对良辰美景仍然
在为如何挣得一块面包而发愁。的确,丹麦穷人的日子愈来愈艰难了。
丹麦原是一个处于中立地位的小国。但从一八○一年起,英国舰队多次
侵入丹麦。一八○七年,英国提出要将丹麦舰队全部交付英国的无理要
求,遭到丹麦政府的拒绝。于是强大的英国舰队长驱直入,来到哥本哈
根。登陆的英军与丹麦军队在哥本哈根进行激战。装备落后的丹麦军队
一败涂地,全军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