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苗族歌谣内蕴之民族文化心理蠡测.doc
苗族歌谣内蕴之民族文化心理蠡测
苗族歌谣内蕴之民族文化心理蠡测
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雷公坪之麓、白水河之畔的西江镇,是全国最大苗族聚居村之一,被誉为千户苗寨。在璀璨辉煌的西江苗族民间文学中,苗族歌谣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而是苗族社会民族文化心理组成综合体,它们系联着苗族社会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各个方面,对苗族族群集体性心理走向、精神状态和精神定位的正向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折射出苗族先民在本民族发展过程中整体利益共享的社会价值观。
为此,本文拟将贵州西江苗族本文由.L.收集整理歌谣视为西江苗族民族文化心理组成部分,从歌谣内蕴之人生态度、道德情感、审美思维等民族文化心理构成要素进行析理,揭示西江苗族歌谣内蕴之民族文化心理,探寻苗族歌谣内蕴之民族文化心理要素对苗族社会产生的独特聚合力。
一、歌谣内蕴之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是民族成员心灵境界,指民族成员如何面对自然、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人生观。苗族民间歌谣以理性视角折射出苗族民众对所处世界根本看法,是苗族精神境界心理流露,从中可探见苗族先民不畏艰险抗争自然、反抗强权积极向上情理合一的人生态度。笔者在此列举西江苗族古歌、赞歌、时政歌等歌谣,以求探寻内蕴于歌谣的民族文化心理构成要素在苗族先民与自然、社会环境互动中产生的强烈凝聚效应。
《古歌开天辟地》有一段传唱苗族心目中勤劳与智慧化身的始祖姜央的歌谣:
姜央生来最早,他来造天造地,他来造山造水,他来创造昆虫,他来创造鬼神,他来创造草木,他来创造撵山的狗,他来创造犁田的牛,他来创造司晨的鸡,他来创造我们和你们。[1](P98)
《古歌谷佛尝百草》有一段叙述谷佛(等同于汉族神话中女娲的形象)为解除人类灾难而与自然环境不懈抗争亲自尝百草求药的过程:
谷佛下地处处尝百草不知怎么着被毒死在茶树下,茶叶露水落进嘴里才救了命;第二次被毒死在黄泥塘,她咽下泥水命才不休;第三次被毒死在秧田里,秧水进喉又才得救从此她就懂得了解毒药,百尝不死才知百草能治病救人。[2](P272)
《赞歌蚩尤神话》有一段传唱蚩尤抗暴的神话歌谣:
蚩尤目睹洪水涌进苗兵阵地,毫不慌张,沉着应战,他将铜宝剑伸向天空,口中念念有词,大雨立即停止,洪水涌退,丢下黄龙兵。最后兵败,蚩尤大义凛然,横眉怒眼,几个哈哈之后说:我是最好的宝贝。在世我办的正义事,死后鬼都怕我十分,你们砍我的头,要是眨眼不算好汉,我死了要叫你们无藏身之地,那时才知道谁是大哥! 要杀就杀嘛
《赞歌则嘎老》赞唱了一位被诗化了的、具有旺盛生命力和顽强创造力的垦荒者则嘎老形象:
则嘎老教人们开垦荒地,则嘎老领人们开辟良田,则嘎老放水牛开水田则嘎老在旱地栽高粱,在水田种稻谷,把麦种撒在大地,则嘎老用拐杖挖野草尝,尝了一种又尝一种,则嘎老用草药来医治有病的人。[2](P295)
《时政歌离别祝词》是咸同年间苗民起义领袖张秀眉被敌人押解离开苗乡去长沙关押时,对前来送别的乡民父老的告别祝词:
父老兄弟们呀!乡亲老少们哟。你们好好过吧!莫为我悲伤。有花快去绣,有活快去干。待我下辈回转来,我们再干它一场。杀尽那些为恶的狗官,杀尽那些为恶的清兵。我们自己家舍自己住,我们自己田地我们种。那时我们得平安,那时我们没悉忧。[4](P13)
《时政歌保安团真狠心》有一段传唱苗族先民反抗暴政憧憬理想社会的歌谣:
辰年到午年,保安团横行,国民党苛捐,派兵派粮又派款,压得百姓不见天。西江教员侯教之,营上有个陈文渊。两人带头抗派款,整个黔东闹翻天。消息传到省上面,省里派来保安团。保安团来一串串,又找炮来又扛枪。西江个个英雄汉,田边土角筑碉堡。土枪土炮跟保安团干,土炮轰得敌丧胆,土炮打得敌逃窜。保安团没法出狠招,放起烈火烧苗寨。先从也通烧起来,东引大寨全烧光。羊排烧去一大半,烧毁西江烧红了天。男女老少齐呼喊!保安团烧了寨子抢东西,拉牛拉猪还捉鸡。粮食衣服抢去多,看见妇女不放过不反百姓受不了,反了官府百姓也遭殃。直到寅年和卯年,共产党来到西江寨,苗家人才得见青天。[5](P107)
观六则歌谣,笔者深感苗族先民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决定了歌谣的主题构想。澳大利亚民族学家格迪斯曾在《山地的移民》中说:世界上有两个苦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是中国的苗族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我们从歌谣对祖先虔诚热烈的崇拜、从歌谣英雄化的保护神、从歌谣对英雄的赞颂,皆能看到深蕴苗族先民心中不屈不挠的审美取向。这种沉积于心的英雄精神在歌谣中自然心理流露,成为苦难岁月中苗族民众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奠定了歌谣传统主题基调,即勤劳和勇敢、正义和反抗,这种积极人生态度在口头传承中得以延续,成为本民族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
二、歌谣内蕴之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