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江南庙会与农家经济生活.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江南庙会与农家经济生活.doc

  近代江南庙会与农家经济生活 【 英文 标题】ON THE MODERN TEMPLE-FAIR IN THE SOUTH-EAST CHINA AND THE ECONOMIC LIFE OF PEASANTS HOUSEHOLD 【 内容 提要】遍布江南的乡村庙会,与农家 经济 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从消费偏好、交易行为和利益分配三个侧面,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缘于特定的社区亚文化,传统的庙会消费偏好,构成为不合理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阻滞着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生成。近代乡村庙会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相扣联,具有经济理性而又无助的农民在庙市上的交易行为,是其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所作出的艰难选择。以庙市来枢纽家庭手 工业 品的农民,深受此类原始短期地方市场之害,而与其它利益既得阶层形成的鲜明反差。 【英文摘要】 The rural temple-fairs spreading all over the South-East China ic life of peasants household.The relations are revealed in the paper from three aspects:consumption favor,dealing procedure and interest distribution.Due to the special munity sub-culture,the traditional consumption favor of temple fair portant factor in unreasonable consumption structure,hindering the groc sense,agoric local fair in connection odern market.The peasants exchanging cottage industry products by rural temple-fair deeply suffered from this primitive short-term local fair,in sharp contrast to other gained groups. 【关 键 词】乡村庙会/农家/经济生活/市场 【 正 文】   依然存在于近代江南乡村 社会 的传统庙会,与农家经济生活的关系如何?史学界过去几乎没有涉及。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 问题 的关注,以加深对江南乡村独特的经济、社会生活的理解。    一、内在理解:庙会消费偏好   在农民消费结构中,庙会消费占有多大的比例?难以有一个精确的答案。在1946年8月的一份材料中,有关吴县东山庙会所浪费的“有用的物资”的透露,让人不敢相信:“迷信的风气还是如此般炽热;每年每个家庭中所耗费于迷信上的要占全年支出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劳力的浪费更无从统计了。”(注:醒农:《东山 农村 迷信问题之商榷》,《莫厘风》第二期,东联出版社1947年1月1日。上海图书馆藏。)显然,这里的估测不具有普遍性。1927年有人对江苏句容县农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一次调查(注:巫宝山:《各地农民状况调查·句容》,《东方杂志》第24卷,第16号,1927年。),其中,年收入在17美元到28美元之间的雇农,以个人计,敬神费约为总消费的4.5%。这一数据可以作为我们的 参考 。制表者在“雇农之消费比例”表下注曰:“雇农非真为敬神而有如多之消费也,乃参与敬神之费耳。”所谓“参与敬神”,逛庙会费用当为“敬神费用”之一部分。依作者口气,似乎高估了敬神费用,其实,如果把与庙会相关的许多其它费用 计算 进去(其中应当算入的),可以肯定,这里的统计还是不完全的。这里,仅仅列举两种:   其一,庙会交际费。时逢庙会,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从外祖母起一直到自己的女儿,女儿的小姑,几世不走动了的亲戚,因此也走动起来”(注:臧克家:《社戏》,《申报》1931年4月17日。),为尽地主之谊,自当款待。奉化忠义乡的“灯会”在元宵节,是时,乡民们“虔备祭礼,张灯结彩,演戏于神庙,盖春祈岁稔意也”,形成庙会,“亲属多因此时往观。……(灯会)盛推松隩景祐庙,惟祀神而外縻(糜)费殊甚。”(注:《忠义乡志》,光绪二十七年刻本。见丁世良、赵放主编:《 中国 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书目   二、个案 分析 :庙会交易行为   在桐乡乌镇,每年从农历三月初一到月半,土地庙照例有“‘庙会’式的临时市场”,称“香市”(注:茅盾:《故乡杂记》,《 现代 》第1卷,第2期,1932年7月。)。赶香市的主要是农民。乌镇香市也有一般庙会常有的生活日用品买卖,但桑秧的交易是其颇具特色的重要交易 内容 。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