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二 《长征组歌两首》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体会歌词凝练的语言艺术。 2.感受红军战士的坚定意志和顽强斗志,结合实际学习长征精神。 【重点难点】 1、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2、欣赏歌词中表现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军事家的风采。 【课前预习】 1.阅读下列材料,了解写作背景。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过长征的肖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历时半年,完成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随后,晨耕、生茂、唐轲、遇秋等作曲家选择其中的10首谱成了组歌,分别描绘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巧妙地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融合在一起,最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长征组歌》以深刻凝练的歌词、清新优美的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讴歌了红军历尽艰险、终获胜利的革命精神,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意志。它历演不衰,成为中国合唱史上的精品,被选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2.查找资料,了解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的相关情况。 3.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黔 ( ) 皑皑( ) 敌重( )兵 重( )飞渡 泥毡( ) 水似( )银 4.阅读文章后,你还有哪些困惑?请将你的问题写下来。 【活动方案】 活动1:预习展示。 (个人自由朗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诗歌朗读展示,并提醒全班同学易读错、写错的字词→推荐同学范读) 活 活动2:读懂诗意。 (1)朗诵诗歌。 (将读不懂的词句组内同学讨论,尝试解决。解决不了的提交全班一起解决。) (2)分别概括两首诗歌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并说说作者描写这些困难有何作用。 (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选出最佳概括→全班展示) (3)诵读比赛。 (小组合作选出最欣赏的段落多形式演读→班级展示→评出最佳小组并说明理由) 活动3: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找出歌词中使用准确生动的词语,结合诗句赏析妙处。 (活动建议:可从换词、修辞等角度进行赏析,赏析时要将词语放到句中去体会,想象场景,体会人物形象与精神。展示时,除展示赏析内容外,更要注重展示充满感情的朗读。) 活动4:观看音乐艺术片《长征组歌》中有关课文的录像,朗读回味两首歌词,加深对红军精神的理解。 【反馈练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 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总行程6.5万余里。红军先后跨越了近百条江河,征服了约40座名山险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ái ái( )雪山,穿过了被称为“死亡xiàn jǐng( )”的茫茫草地。红军在长征途中先后进行了600余次重要战役战斗,牺牲营以上干部约430人,共计jiān miè( )和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俘敌2万余人,红军也付出了兵力损失达四分之三的重大牺牲。 长征创造了一种全人类都为之景仰和qīn pèi( )的精神!是用信念、意志和汗水pǔ xiě( )而就的人生的伟大篇章…… 2.选出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 ( ) A.天如火来水似银 B.军民鱼水一家人 C.红军都是钢铁汉 D.雪山低头迎远客 教学反思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