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2关于当前课程改革论争的
关于当前课程改革论争的简介 教育类硕士研究生生 教育讨论的热点专题二 一、论争的情况 发端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7月 王策三: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 《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10月 钟启泉: 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读后感 延伸 2005年3月16日《光明日报》 姜伯驹 北大教授 院士 政协委员 提案 “新课标让数学课失去了什么” 希望立即停止推行“数学新课标”,尽快 修订课程标准,妥善部署试验,对实施过 程进行相对独立的调研与评估。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报》2005年1-2 期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领衔文章 许嘉璐: 教育的本质功能是什么 教师的业绩怎么计算 学生的外语和汉语 王策三、刘硕: 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不是从所谓的“应试 教育转轨”,或实现由“学科本位”、“知识 本位”向---的“历史性转变”。 对于知识的传授,要不断加强,更加注 重,越来越注重,永远不存在“过于”的问 题。 教育改革有世界公认的一条伦理原则,即不能 有不良后果,不能失败,不能把儿童、青少年当 作白老鼠。 黄济: 关于引进与中国化 关于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 关于紧张与宽松 关于师与生和教与学的关系 郭华: “回归生活世界”主张的尴尬与困境 从立新: 平等与主导:师生关系的两个视角 孙振东、陈荟(评王文和钟文): 教育价值观、知识观与知识教育、 教育发展观 王策三、孙喜亭、刘硕《基础教育改革 论》、知识产权出版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什 么? 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 究竟要改什么? 转变 余文森: 《教育研究》2004年11月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类是形式化,另一类是绝对化。 《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5月 教学目标虚化,知识、技能目标不实,过程、方法目标游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贴标签 高凌飚: 《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10月 不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对立起 来,不要把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排除在过程 性评价之外,不应将过程性评价与某种特 定的评价方法等同起来,不要过分夸大过 程性评价的功能。 二、论争所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关于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通过传承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 活动,并促使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全面发展。离 开了文化的传递,离开了文化的功能,培养人的 活动就成了空中楼阁。 教育的本质在于保存、传承和发展国家、民 族和人类的文明,同时人也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步 走向全面发展。 (二)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中央文件没有“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这一提法将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对立起来,轻视知识,轻视知识教育,不与国际共同趋势相一致,造成了思想混乱。 (三)关于知识 课程的本质是知识,即教学认识的客体---人类认识的成果。知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的对客观实际的反映。而不是“建构主义”所说的知识是因人而异的解释、假设或变化不定的各种理解。不能否认知识的真实性、客观性、稳定性和符号系统的“代表性”。 (四)关于教学“回归生活世界” 教学既不可能回归无知识的生活世界,也不可能回归仅限于日常生活的生活世界。离开学生的认识活动,试图孤立地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空谈人文关怀,不仅不可能,而且会造成教学的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消蚀教学原本就缺少的科学的成分。 (五)关于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无论是通过言语讲授,还是进行对话、讨论。组织活动操作、探究发现,都是传授下的学习,也都是接受学习。 学校最基本的工作就是传授知识。一切由学生来设计,“从做中学”,不符合中小学生的特点和学习任务,是少慢差费。 高水平的讲解,在发挥其高效率、省 时间的优势的同时,完全能够促进学生智 力、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发展的。教师的 传授作用,包括确定明确的传授目标, 选取和组织传授内容并对其进行教学法加 工,安排合理的传授步骤,运用恰当的传 授方法手段,并对传授结果进行评价。 在尊重学生见解的同时,保持对文本 的基本尊重,不可随意增删教材内容。在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坚持教师的正 确引导,防止为了情境而情境,牵强附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