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厨余堆肥流程及操作控制条件
梅山鄉廚餘多元再利用工作場標準作業程序
堆肥化原理
堆肥化是利用微生物繁殖、代謝而消耗有機質的作用,將廚餘中不安定的有機成份分解,最終製成肥料或土壤改良劑。堆肥在好氧狀態下,微生物快速繁殖,將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及水分;微生物活動所產生的熱量,使堆肥溫度上升,同時將水分蒸發,達到減量及乾燥之目的。微生物在繁殖過程中需要自基質中獲取養分,其中主要為碳源與氮源,微生物是將碳源轉換成二氧化碳,故使基質中之碳源含量逐漸減少,致基質中碳/氮比將逐漸降低,至某一程度則不易再下降。堆肥化過程中水分逐漸蒸發,材料之理化性質亦將改變,外觀呈蓬鬆狀且臭味消除,達到腐熟及適於施作之條件。
廚餘堆肥化的目的
廚餘堆肥化最主要的目的是將廚餘穩定化,並保存可利用之有機物質,因此廚餘堆肥化有以下功能:
廚餘安定化、無害化。
將揮發性有機物質分解。
病源菌控制:醱酵過程中最高溫度可達60~70℃,具有消滅病原菌、寄生蟲、蟲卵等功能。
減量化:將廚餘之重量、體積減少,並降低水分。
可結合其他有機廢棄物共同處理。
資源回收:廚餘經堆肥化後可製成肥料、培養土及土壤改良劑等。
梅山廚餘堆肥場操作流程圖
前處理區(原料控制)
製程控制:廚餘進場後應立即處理,以免堆積而腐爛發臭。
雜物剔除:雜物太多不僅影響堆肥成品品質且可能導致機械故障,故應先剔除雜物。
避免太大之顆粒:大顆粒分解速度慢且不均勻,應儘量攪碎成細小顆粒以利醱酵作用進行。
細破碎處理將有助於均勻腐熟及縮短腐熟時間。
堅硬及長纖維之物質應切碎:如椰子殼等體積大且堅硬之物質,除不易分解,且會造成機械損壞。
副資材混合均勻:應依廚餘之含水量,調配適當之副資材量。廚餘經調整後之含水量以達60~65%最佳。簡單的測試方法是,以手握不滴水為原則。
副資材之選用:選用價廉、易取得、吸水性良好且不含有害成份之材料,副資材之添加量計算方式如下:
1000公斤含水率70%之廚餘為例,若要達到含水率60%之醱酵 條件,且取含水率20%之木屑混合,則需添加250公斤木屑。堆 肥副資材來源,可將公園或路樹修剪後之樹枝,經破碎至1~2mm 之粒徑,再經乾燥後,即可作為廚餘堆肥之副資材。以堆肥場本 身所產生之腐熟成品,亦可作為副資材。另須注意的是,若目的 在於調整水分,則以吸水性良好的木屑最好,且粒徑越細小越 佳。而若廚餘性質較黏稠易結塊,則稻殼咖啡渣等較理想,木屑亦不宜太細。木屑來源可以取自巨大廢棄物破碎廠之產出物。
有機廢棄物(檳榔梗)於前處理區進行破碎作業
發酵區(醱酵條件控制)
添加菌種:
利用植物性材料做堆肥,常因組成成分中氮素太低,碳素(纖維)太高,所以堆肥化速度很慢。欲加速時,可混入高氮含量之材料(如豆渣、豬糞、雞糞等)。但高氮材料常易發生臭味,可使用尿液或加入堆肥菌種,可加速腐熟速度。
由於額外購買菌種可能增加成本上的負擔,因此後續可將堆肥成品回流至前處理區(破碎區)或發酵區(好氧區),作為菌種使用。
水分控制:廚餘堆肥醱酵之水分應調整至60~65%左右,醱酵過程中,水分將逐漸降低。若溫度高,水分散失快而導致太乾燥時,則需添加適量水分,達到充分醱酵目的。
時間:第一段醱酵至少應維持30天以上,否則無法達到腐熟的要求;第二段靜堆須維持10-30天左右較理想,因此堆肥場必須有足夠的堆肥空間。
溫度:若操作良好,堆肥溫度高達60℃以上,並可維持約10天左右,再逐漸下降至常溫。高溫可殺滅病源菌、蟲卵外,並能將水分逐漸脫除(約可達40%以下),此為堆肥充分醱酵的極重要指標。溫度。若無法上昇,可能有以下原因:
堆置高度不足(堆肥高度至少應1公尺以上),且堆肥量若太少溫度不易蓄積。醱酵槽內堆置高度須平均,避免送風時因阻力不均,造成死角。
翻堆太頻繁,或送風量太大,以致熱量逸散,熱量無法蓄積,堆肥無法提高溫度,不易腐熟。
水分太高,氧氣傳達不易,醱酵不良致溫度無法上升。
堆高度:堆積高度過高,通風不良,堆肥內部將成為厭氧狀態,造成惡臭且不易腐熟,將堆肥高度維持1~1.5公尺為理想操作條件。
醱酵操作要項:溫度上昇係堆肥醱酵的自然結果,強行藉由外部供應熱能使之達60℃以上之高溫,僅能快速脫除水分,對堆肥並無太大實質功效,且若仰賴外來熱能去除水分,所耗費之能源甚大,不符經濟效益。
送風量:足夠的空氣量是供應堆肥微生物醱酵作用的必要條件,送風量不足或不均勻,微生物無法獲足夠氧氣以進行有機物分解;送風量若太大,則易將熱量快速帶出,使溫度不易上昇,不利於醱酵。
作業設施:台灣地區夏季高溫多雨,因此堆肥區應設置遮雨棚,以防止大雨將堆肥沖離或增加含水率。堆肥醱酵初期也應避免陽光直接曝曬,造成水分蒸發過速,而影響醱酵作用。
滲出水處理:廚餘堆肥初期,滲出水將大量釋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典范英语4a Lesson3 The Camcorder课件.pptx VIP
- 全省寄生虫病防治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医疗纠纷防范与医疗安全培训课件.pptx VIP
- GB∕T 2997-2015 致密定形耐火制品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pdf
- 大货车按揭车辆转让协议书.docx VIP
- 2025年福建省中考英语真题.pdf
-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磁铁吸力》教学设计.doc VIP
- DB42T 678-2023 茶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VIP
- 钳工培训PPT钳工基础知识.ppt VIP
- 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3-2030年).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