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南昌书院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访南昌书院街.doc

寻访南昌书院街   “章水文渊”豫章南   豫章城南有几条小巷,它们的历史和沧桑值得我们追忆,其中有一条叫书院街,另外两条与书院街毗邻,有着很雅致的巷名:友竹花园、桃花巷。虽然巷名和它曾有的来历不符,却都是很有历史故事的地方。名实相符的只有书院街。江西女作家胡辛写过一部长篇小说《蔷薇雨》(后来改编成了电视剧),就是以豫章城南为小说描述的背景地,但作家将人物行走其间的那座大宅院,独独安排在了书院街。   这种安排绝对有道理。因为书院街在南昌城的历史上,曾经是大户聚集之地。东西两条相联的区区几百米的小巷,布满了门上铜环、门前石狮的深宅大院。一幢门楼,走进去就是另一番天地。绕过木屏风,只见天井高大宽敞,客厅可以抬轿进入,幽静的厢房门窗、梁柱都用料考究,雕花精细;设想当年穿行客厅的男人,个个器宇轩昂;莲步厢房的女人,大约都如陈逸飞名作《浔阳遗韵》中的女子,古典、美丽且幽怨。沿着红麻石铺地的一进进院落层层深入,你会发现前门还在书院街,后门走出,已是厚福巷的地界。   书院街最深的府第有六进之多。俗话说“天子九进,宰相七进”,书院街上那些年代久远的书香门第,昔日主人的荣耀可想而知了,只是如今都无据可查。有据可查的是书院街得以命名的原因:南昌古代三大书院之一的豫章书院,就坐落在此。   江西的书院在历史上是享有盛名的。南昌的另外两大书院是东湖书院和友教书院。东湖书院始创于宋嘉定四年(1211年),宋宁宗曾赐书“东湖书院”;友教书院也是创建于宋朝,是与庐山白鹿洞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吉安白鹭洲书院齐名的江西四大书院之一。此外南昌还有十多所规模较小的书院。正是这一座座大大小小遍布于南昌大街小巷的书院,为这块土地留下了深厚的文脉。   豫章书院创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明清两代经多次修建后规模宏伟,藏书丰富。清康熙曾赐御书“章水文渊”,悬于书院的讲堂上,并遴选十三郡能文学士200多人,来书院聆听当代名儒讲学,一时名声大振;雍正皇帝亦曾赐银千两,为书院置田筹集经费。皇帝带了头,地方官便也纷纷捐钱办学,豫章书院一时成了南昌士大夫的读书中心。当时书院的山长(院长)多为退休的翰林,讲席请的都是科甲进士。乾隆下江南时,书院派学生去应召试,有两人列为一等,三人列为二等,以现在的话语来说,教育质量是很高的。传统地方戏《方卿戏姑》中的方卿状元,据说就曾在这里读过书。   曾在书院街居住过的达官贵人,有据可查的只有清代的许振?t,他与李鸿章同出曾国藩门下。许做过广东巡抚,河道总督,写得一手好文章。他的府第后来成了书院街上第四粮库所在地。曾上演过复辟闹剧的“辫帅”张勋曾是他的门人。张勋发迹也是因他提携。当年是他将张勋作为人才引荐给清代能臣李鸿章的,不过许振?t肯定没有想到张勋会成为一个历史罪人。   张勋发迹后回来拜见恩师,据说投了门敕后许振?t不允见。直到张勋脱了官服,换上便衣,自称门人求见才得以进去。张勋落魄回乡后建的公馆就在不远处的友竹花园。   拂去这些历史风尘,书院街似乎一直与文化相联。风声雨声中,读书声始终悦耳。光绪年间废科举,豫章书院于光绪二十八年改为江西省办高等学堂,近代又改为江西甲种工业学校。革命烈士方志敏,就曾在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读过书。解放后,这里一度成为南昌大学工学院,内设机械、电机、水利、矿冶、土木和化工六个系,师资水平高,设备齐全,为此处办新学以来的鼎盛时期。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南昌大学工学院的六个系全部并入华中工学院和中南矿冶学院等重点大学;1958年在这里办过洪都大学,到1962年才改为南昌第十八中学。如今校门口有一新立的青石匾,刻有“豫章书院遗址”几个大字。      风生云起古巷间   书院街的失落,大约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随着南昌文化政治中心逐渐向西向北迁移,书院街渐渐成了这座城的远僻地带。那些深宅大院如今都已破旧了,虽然还有一些院落住着南昌先前的某些工商业大户,当时叫做资本家,但在新的社会里,他们已是旧时代的人,风光不再了。   更多的平民百姓住进了这些大院。那一度宽敞明亮优雅庄严的老屋,那曾经为主人带来荣耀和体面的辉煌宏伟的大宅院,由于住户的不断增多,所有的厢房都因一年年的分割改建而变得拥挤不堪,原先的格局被破坏,成为真正的大杂院,偌大的客厅在分隔木板之中也变得狭窄潮湿。   1958年,一座马铁铸造厂建在了书院街。这条曾经儒雅风光的小巷,第一次出现了与巷名相悖的奇特的新鲜事物。一位少年在他的作文《书院街的变迁》中表达了他的欣喜:火光中,机器的轰隆中,我们看见了书院街的新生和未来……   在火光和机器的轰鸣中,书院街的贵族气随着历史的变迁一点点隐退了,它开始与这座城市的其他普通小巷一样,越来越融入平民阶层。   可是那位少年却没有想到,在他的人生之路上,最终使他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