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oint 简报 - HKCCSA.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owerPoint 简报 - HKCCSA.ppt

* 香港政府華員會 暨 護士分會、登記護士分會、香港護士總工會主辦 廣州、香港防護SARS經驗交流會 日期:2003年5月3日 題目: 中西醫結合治療非典型肺炎小結 講者: 廣東省中醫院護理部主任 張廣清女士 中西医结合治疗 非典型肺炎小结 广东省中医院 2003年4月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3年1月7至2003年4月5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已收治112例非典型肺炎患者,其中死亡7例,余均痊愈出院。 图1 本组SARS患者不同结局平均年龄示意图 痊愈患者: 疗治后平均退热时间:7.1±4.2天 平均住院天数:18.7±5.4天 死亡患者: 多数患者合并心、肾等严重基础疾病 平均住院19.4±7.3天死亡; 均出现ARDS并多脏器功能不全。 治疗方式:中西医结合 西医方案: 参照广东省非典型肺炎治疗专家组出台的治疗原则进行。 中医方案: 分期、分证候个性化辨证论治 中医专家组:邓铁涛教授、任继学教授、焦树德教授、晁恩祥教授、路志正教授、陆广莘教授、颜德馨教授、周仲瑛教授、刘伟胜教授等。 中医认识: 属春温、湿热疫病范畴 主要病机特点: 湿热蕴毒、阻遏中上二焦 易耗气挟瘀 重则内闭喘脱 早期(发病后1-5天左右) 中期(发病后3-10天左右) 峰期(发病后7-14天左右) 后期(发病后10-14天以后) 分期: 时间:多在发病后1-5天左右 病机特点:湿热遏阻,卫气同病 常见证候:湿热阻遏肺卫证、表寒里热挟湿证; 治疗原则:强调宣透清化; 治疗方法: 湿热阻遏肺卫证:三仁汤、藿朴夏苓汤 表寒里热挟湿证:麻杏甘石汤合升降散加减 早期 1.湿热遏阻肺卫证:症见发热,微恶寒,身重疼痛,乏力,口干饮水不多,或伴有胸闷脘痞,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呕恶纳呆,大便溏泄,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浮略数。 治法:宣化湿热,透邪外达。 方药:三仁汤合升降散加减。 药用:杏仁12g,滑石15g,通草6g,白蔻5g(打、后煎),竹叶10g,厚朴6g,生苡米20g,法半夏10g,白僵蚕6g,片姜黄9g,蝉衣6g,苍术6g,青蒿10g(后下),黄芩10g 早期 早期 2.表寒里热挟湿证:症见发热明显、恶寒,甚则寒战壮热,伴有头痛,关节痛,咽干或咽痛,口干饮水不多,干咳少痰,舌偏红,苔薄黄微腻,脉浮数。 治则:辛凉解表,宣肺化湿 方选麻杏甘石汤合升降散加减: 药用:炙麻黄6g,生石膏30g(先煎),炒杏仁10g,炙甘草6g,白僵蚕10g,片姜黄9g,蝉衣6g,薄荷6g(后下),连翘15g,银花15g,黄芩10g,芦根15g,生苡仁20g 时间:多在发病后3-10天左右 病机特点:病机以湿热蕴毒、邪伏膜原、邪阻少阳 常见证候:湿热蕴毒、邪伏膜原和邪阻少阳 治疗要点:强调清化湿热、宣畅气机 治疗方法:湿热蕴毒证:甘露消毒丹加减化裁 邪阻少阳证:蒿芩清胆汤加减化裁 邪伏膜原证:达原饮加减化裁 中期 中期 1.湿热蕴毒:症见发热、午后尤甚,汗出不畅、胸闷脘痞、口干饮水不多,干咳或呛咳,或伴有咽痛,口苦或口中粘腻,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化湿解毒 方选甘露消毒丹加减: 药用:生石膏30g(先煎),炒杏仁10g,茵陈15g,虎杖15g,白蔻6g(打、后煎),滑石20g,法夏10g,僵蚕10g,蝉衣6g,苍术6,姜黄10g,石菖蒲10,柴胡12g,黄芩10g 中期 2.邪伏膜原:症见发热、恶寒,或有寒热往来,伴有身痛、呕逆,口干苦,纳差,或伴呛咳、气促,舌苔白浊腻或如积粉,脉弦滑数。 治则:疏达透达膜原湿浊 方选:达原饮加减 药用:厚朴6-9g,知母10g,草果1-3g(后下),黄芩12g,柴胡15g,法半夏10g,杏仁10g,生薏仁30g,滑石20g 3.邪阻少阳:症见发热,呛咳,痰粘不出,汗出,胸闷,心烦,口干口苦不欲饮,呕恶,纳呆便溏,疲乏倦怠,舌苔白微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泄少阳,分消湿热 方药:蒿芩清胆汤加减: 药用:青蒿10g(后下),竹茹10g,法半夏10g,赤茯苓15g,黄芩10g,炒杏仁10g,陈皮6g,生苡米30g,滑石20g,青黛6g(包煎),苍术6g,郁金10g 中期 峰期 时间:多在发病后7-14天左右 病机特点:湿热毒盛、耗气伤阴、瘀血内阻 重则邪入营血,气竭喘脱 常见证候:同上 治疗要点:祛邪的同时重视扶正 治疗方法:据证选用白虎加人参汤、清营汤、犀角汤等方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并静脉使用参附针、参麦针、丹参针等。 峰期 1.热入营分,耗气伤阴:症见身热夜甚,喘促烦躁,甚则不能活动,呛咳或有咯血,口干,气短乏力,汗出,舌红绛,苔薄,脉细数。 治则:清营解毒,益气养阴 方选:清营汤合生脉散加减:

文档评论(0)

wangxing1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