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2.4水循环和洋流作业.docx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箭头表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表示水汽输送
B.①③为蓝水
C.③④为绿水
D.②④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2.绿水( )
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
B.与陆地内循环没有关系
C.是人类直接利用的最主要水资源
D.参与了地球四大圈层间的能量输送
解析:第1题,根据水循环环节可判断,①②分别表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③④为蒸发环节。根据题干信息,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故C项正确。第2题,根据题干信息,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即水循环中的蒸发(腾)环节。参与地表形态塑造的为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陆上内循环也有蒸发(腾)环节;人类直接利用的最主要水资源为地表径流和浅层地下水。故D项正确。
答案:1.C 2.D
导学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
A.下渗 B.地表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4.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
A.补充城市地下水 B.减缓城市内涝
C.缓解城市缺水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雨水被收集到蓄水池中存储起来,使降雨时的地表径流减少;因而该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了地表径流,并有利于减缓城市内涝。
答案:3.B 4.B
读水的社会循环和自然循环示意图,完成第5~6题。
(注: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
5.图中来源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包括( )
A.降水、地下水、地表水
B.供水厂提供的自来水
C.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
D.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
6.城市化对水的自然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①人口增多导致地下径流增加 ②城市硬底化增加城市内涝 ③地表植被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 ④城市规模扩大导致降水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潜在的回用水源来自用户和污水处理厂。来源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是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第6题,城市化使地面硬化,会减少地表水下渗,从而使地下径流量减少。
答案:5.C 6.D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洋流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完成第7~8题。
7.由①②③④组成的洋流环流圈位于( )
A.南太平洋 B.北大西洋
C.南印度洋 D.北太平洋
8.按洋流的性质划分,属于寒流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解析:第7题,根据图中洋流的分布及流向可知,该半球只有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应为南半球的洋流分布图。从图中经纬度可知,①②③④组成的洋流环流圈位于东经90°附近的南印度洋。第8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图为南半球的洋流分布图,①表示南半球西风漂流,属于寒流;②洋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是西澳大利亚寒流;③表示南赤道暖流;④洋流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
答案:7.C 8.C
(2016·江苏无锡高一期末)读局部海域温度分布图,完成第9~10题。
9.图示为北半球海域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四海域中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大陆东岸可能有寒流流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9题,①②两图越往北温度越低,故为北半球。第10题,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和数值可知②可能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并有寒流经过。
答案:9.A 10.B
(2015·江西南昌高一期末)下图为北半球某海域洋流分布略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洋流E的流向和性质分别是( )
A.向北,暖流 B.向北,寒流
C.向南,暖流 D.向南,寒流
12.有大渔场分布的海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11题,图中北半球洋流形成两个环流圈,E位于中低纬环流圈,呈顺时针,故E应为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即向北流。第12题,大渔场往往形成于寒暖流交汇处,图中F是寒流,E是暖流,乙处于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大渔场。
答案:11.A 12.B
读图,完成第13~15题。
13.关于a、b两处洋流的流向,叙述正确的是( )
A.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上升
B.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下降
C.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上升
D.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下降
14.M地沿海海域渔场的成因是( )
A.上升补偿作用
B.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运动技能的学习16.ppt.ppt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课件:2.2地球表面形态.ppt
- 返回菜单新课标·语文·必修3.ppt
- 通化吉恩镍业有限公司自行监测方案.doc.doc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课件:2.3大气环境第1课时.ppt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课件:2.3大气环境第2课时.ppt
- 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ppt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课件:2.3大气环境第3课时.ppt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课件:2.3大气环境第4课时.ppt
- 通识核心课选课手册(2016-2017-1.2016级).-上海交通大学.doc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2.4水循环和洋流作业1.doc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2.4水循环和洋流作业2.doc
- 镇江凯普公示.doc.doc
- 附件-福建省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doc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件(32张).ppt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作业.docx
- 附件02成文稿.doc.doc
- 2016-2017学年湘教版必修1: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doc
- 附件1学术技术带头人候选人登记表-大同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