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线装书里的泪痕.doc
线装书里的泪痕
梦见狐仙的当晚,我在青伯家的藏书楼翻过一册线装书。书来历不明,年代久远,泛黄的书页间,字痕依稀可辨。只是页码残缺,书封也不知去向。
这大概是一本笔记。我在这册线装书里读到了狐仙和书生,文字零落,断断续续,然后忽然在某一页发现了数点泪痕,清晰如昨。我环视四周,多年无人问津的书斋里灯光昏暗,静寂如初。我相信,纵然几百年过去了,在藏有线装书的书斋里,也一定还藏有一只等待书生的灵狐。
这只灵狐在我入睡后,从线装书的泪痕里醒来,走进我的房间。她在我床边俯身凝视,看到的仍然是深深失落。曾经熏过茉莉花香的厢房,铺好洛阳宣纸的古木案几,自是无从循迹,如今她兀立于斗室之中,遥想过去两百年无望的等待,终于明白,世间已无书生。
书生是唯一的选择。这是由灵狐的书卷气决定的。修行千年,阅尽人间天上众生百态,灵狐早已看淡繁华。我们无法想象灵狐爱上了一个商人。
在古代每一个村落的松树下,竹林中,都可能有这样一间书斋,里面坐着一位昼夜研读、无问寒暑的书生。每到春天,箱子底部的线装书开始发霉,狐仙们会看到眉目清秀的书生,甩着长袖,往来搬运沉重的书箱到阳光下翻晒,一边还诵读着许久未曾谋面的一本老书。书生一穷二白,不谙世事,在书斋里啃豆腐干,喝粗茶黄酒,年复一年。他们也时常对着书中古代美女的画像出神,尽管画像线条简洁,面目模糊,但足够书生遐想联翩。此时,狐仙在背后的线装书里回头,看着书生的痴相默默发笑。烟花三月,春雨潇潇,书生去南街卖画换米,狐仙便偶尔化身白衣女子,途中巧遇书生,掀起油纸伞,秋波转顾,嫣然一笑。书生彼时自是神魂丧失,在茫茫人海寻找伊人的身影。
秋闱在八月。书生们早在数月前就开始打点行囊:一点盘缠,一袋干粮,一箱精挑细选的线装书,几件寒衣。书生雇不起书童,遂独自上路了。三百里水路,两千里驿道,进京赶考的漫漫旅途中,书生伶仃独步,披星戴月,无可问程。客栈老板娘欺他憨厚老实,路边茶馆也漫天要价,不出半月,盘缠用尽,当枫林开始飘起红叶,大雁开始南飞,行路中的书生早已形影枯槁,饥渴难耐,三过客栈而不能进,寂静无人的小路上,一个不留神,便朝京城的方向扑倒。
此时狐仙在哪里呢?其实我们知道,她正在书生背囊中的线装书里。
多少人在进京赶考的路上梦到线装书里的狐狸精,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汉书》第八卷中找到狐仙的踪迹。异史氏认为,性痴则其志凝,如果你没有能够遇上狐仙,说明你还不够痴。千年以来,容华绝代的狐仙始终伴随着浓浓的书香氤氲,出现在线装书的历史上,安慰着性情痴迷的读书人。
书生起身,继续赶路,照例会发现袖袋里多出好些盘缠,于是终于在客栈里一解劳顿。而晚间,书生仍旧习惯性地坐起,在茶几边,在青灯下,翻阅苦心收集、珍藏多年的线装手抄本,全然忘却楼下的青楼妓院、十里洋场,也毫不在意隔壁屋子里富家子弟正召集伶人舞者,响起夜半歌声。当夜阑人静的时候,书生念及自己远在数百里之外的书斋,不知寒宵若此,有谁能陪伴他那些孤苦无依的线装书。
在有些夜晚,荒野黑夜,雷雨交加,狐仙也无处可去,只得在客栈待书生睡去,独坐几前,读他的书,然后在他醒来之前化作一缕淡淡的芳香,寄居在赶考人的书囊里。多少个这样的夜晚,狐仙一再感悟着线装书里的蝇头小楷,深味个中情长。不能说书生能够体味她千年修行的孤寂,但对线装书的痴迷,却是他们所共通的。一卷书,如同一个人,一只狐,充满着生命的灵性。
古庙相会的情景必须要有戏剧性。书生总有无处落脚的时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片荒草野林。古代的硝烟同样残酷,常有中原百里无人,关中饥民相食的境况。书生素衣长袖,形单影只,没有遭遇土匪强盗已是大幸。在破败的古庙里,嚼一把干粮,来不及找到暖和的柴草堆,就在墙角的佛像前入睡了。狐仙伴书生行路多日,久违的旅途使记忆复活,不免对这荒郊古庙别有一番感慨。如果碰上新月初上,或者圆月之时,狐仙定当口占一绝,在书生的梦里响成绝唱。
如果此时书生梦醒,会看到白衣飘飘的狐仙,髻云高簇,鬟风低垂,定有销魂之感。惊问佳人哪里人氏,何故在此。答曰小女随夫君进京赶考,道遇草寇,途中失散,流落至此。这是只属于线装书的相遇。狐仙有俏皮的,有爱笑的,有沉静的,有古灵精怪的,都重情重义,相遇的方式个个不同,结果却都是一场感动人鬼的爱恋。书生是书痴,肯定也是情痴。而人鬼殊途,终不能长相厮守。这样的故事会怎样结束呢?终究是短暂的欢愉,亘古不变的相思。
京城乃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书生行走其中,颇为惶恐,垂头跟在狐仙身后。考场之外,狐仙临别寄语,来年三月,南街集市再续前缘。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白衣人衣袂飘飘,消失在书生凄惶的视线里。放榜之时,状元、榜眼、探花,骑高头大马,披紫衣锦袍,临街游行。看榜归来,书生怏怏而返,伶仃如秋燕,正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