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际传播下的网民英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群际传播下的网民英雄.doc

群际传播下的网民英雄      2006年12月,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降下了当年第一场雪,25岁的山村教师毛利辉,用照相机纪录了全校33名小学生身着单衣、破旧鞋子的景象,一篇名为《学生“走光”,我哭了》的博文,贴在云南信息港上。继而,包括新浪网在内的很多网站和论坛转发此帖。引起了社会各界网民的关注,掀起了2007年度互联网上的一场爱心狂潮。接踵而至的是从中央到地方电视台、报纸、刊物等传统媒体的介入,报道延续到了关注此事此人的各类群体,许多网民上网搜索有关毛利辉及瓦房小学的线索,以图捐助途径聊表爱心。   毛利辉本欲为33名孩子募捐过冬鞋子的初衷,转化成了惠及全县贫困学生及部分贫困群众的爱心浪潮,毛利辉一举成为2007年度被关注最多的网民之一。时至今日,全国数10家报刊通过毛利辉和网络媒体的介绍,还在不断有记者到云南等贫困地区采访报道,读者组织爱心捐赠。初步统计,全国各地网民寄到云南大关县的包裹目前已达到约10000余件,仅邮费就达人民币50万元。另外还有其他捐款五万多,计划用于修建球场等。中央电视台为此还制作播出专题《包裹狂潮》,记录了毛利辉发起的网络爱心捐助潮。      英雄本色      长期以来,互联网关于网络传播的社会影响,多数聚焦于不利影响甚至负面报道。我们传统大众媒体对网吧、网站和网民的报道,似乎更偏重于诸如虚假广告陷阱、黄色信息泛滥、政治舆论的恶意炒作、青少年长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等等。而网络传播的积极作用和社会影响在许多方面,被人为地淡化了。一时间,似乎网络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只有恶果,而无善缘。乃至于一些人谈网色变,视其如“洪水猛兽”防堵之,戒除网瘾与戒除毒品相提并论。部分非网民对网络网吧唯恐不及的认识,如乌云般笼罩着各界人士的心理。   互联网的发明利用,是人类发展长河中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它对人类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都是无可估量的。无论对一个政府、一个单位、或一个学校、一个家庭、一个群体、或是个人来说,谁能利用好互联网,顺网而为,兴利除弊,谁就能赢得信息财富,谁就拥有未来,谁就可能创造新的成就。云南山村教师毛利辉,确用他与网络的故事,部分改变了一些人的看法。   网络是一个信息时代的传播载体,其本身并无“利”“弊”之争。但面对这个新兴的传播媒介,许多人看到的除了对传统传播方式的挑战,更看到的是其弊。都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善用者尽其利,不善用者尽其弊。而毛利辉,利用互联网和博客,“善用其利”,传播身边真实客观贫困信息,赢得了众多网民的信任和支持。全国各地素不相识的网友,通过互联网和留言版,表达了对贫困地区人们的拳拳之心,更以个人或群体的实际行动一点一滴推进着中国的扶贫帮困事业。用毛利辉自己的话表达,通过互联网“实现了一个梦想。实现了一个做了百年的梦!” “毛利辉现象”可看作是一个富有爱心的普通网民,在网络时代成就梦想的典型案例。   同为“80后”的毛利辉,身居大山深处,远离城市喧嚣,就凭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数码照相机、一根网线,将边远山区的小学与世界链接,创造了网络时代的平凡多彩的故事。为了网吧和网站的健康发展,促进文明办网,褒扬网民文明上网、青少年科学用网,我们在喋喋不休地讨论网吧和网络的负面影响、讨伐青少年网民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同时,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大力宣传类似毛利辉这样的网民英雄?   “毛利辉现象”再次为互联网网络传播的正面影响做出了榜样,也为互联网如何实现积极利用,科学发展,积极引导提供了佐证。分析“毛利辉现象”以及网络传播的社会影响及意义,有助于我们客观、正确地看待与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说,对于促进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科学上网、文明用网有积极的作用。      若干启示      面对信息时代新的传播方式,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建设发展,鼓励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政府新闻发言人开博客。在人民日报等传统媒体上,有了关于网络和网民积极正面报道越来越多:“江苏宿迁领导干部集体开博”,“重庆市委书记两次写信约见网民”,“山西省长关注网上舆情反馈”等。也许,对互联网的认识,我们的已知远不如未知,更大的发展和影响还在未来。利用好互联网,顺网而为,兴利除弊,就可能创造人间奇迹。透过“毛利辉现象”,我们得到了若干启示:   首先,网络传媒的普及利用,给予普通民众的是更广泛、真正意义上的话语权。我们更需要无数毛利辉这样的网民和博客,榜样的力量虽然不是无边际的,但网民群体和个人博客确实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比尔盖茨和马云,同样需要“网络雷锋”,需要利用互联网传播创造财富的英雄。研究和传播这样的网络英雄,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次,“毛利辉现象”是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融合的产物。没有传统媒体的参与,就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