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文化视阈中的书法和谐精神.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和谐文化视阈中的书法和谐精神.doc

论和谐文化视阈中的书法和谐精神   (注:作者简介:刘希刚(1973- ),男,汉,山东莒县人,法学硕士,江苏省妇女联合会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妇女研究,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研究。)??      (江苏省妇女联合会,江苏 南京 210018)?お?      摘 要: 书法是中国特色文化,渗透着浓厚的和谐底蕴。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发挥书法宣扬和谐精神的社会作用,推动和谐文化。   ?す丶?词: 书法;和谐文化;和谐精神??   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       On the Calligraphy Harmony Spirit in the Horizon of Harmonious Culture??   LIU Xi-gang?お?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灵魂和文化形式。建设和谐文化,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使当代文化接上传统的血脉,保持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强大的文化力。书法是有特色的中国文化,是重要的文化传承形式,体现着中国的“文化精神”,要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坚持和谐的文化理念,充分发挥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载体作用。??      一、和谐是我国的一脉相承的文化内核       “和”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概念之一,传统文化之思维基础、固定本质和独特言说方式,都根植于“和”的范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主要有以下内涵。   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中庸》提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思想,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孟子提出了“仁民”、“爱物”、“上下与天地同流”的思想。庄子强调“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这些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   其次,追求理想的和谐社会。如《诗经》提出了“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思想,意思是人民劳累困苦,希望过康乐和谐的生活;西汉的《礼记#8226;礼运》描绘了“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和谐社会前景。   第三,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古代先贤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宽、敏、惠、中、恕的和谐人际关系相处准则。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语》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老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墨子》主张“兼相爱”、“爱无差等”。   第四,对于人自身而言的身心和谐。我国古代一向主张人要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以开阔、豁达的心胸去对待一切人和事物。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但“欲而不贪”。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庄子认为“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而德全而神不亏”。《礼记》则概括了保持身心与家、国和谐的公式:“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今天,这些传统和谐思想仍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基础。??      二、和谐文化视角中的书法和谐意蕴      中国书法从来不是一种孤立的、纯艺术的象牙之塔,它深层次的、真正意义上的表现对象是中国文化,并在文化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书法的生成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提供的的“硬件”,如汉字、文学艺术、“文房四宝”以及作为书法表现空间的种种器物等,更离不开传统和谐文化根深蒂固的基因“软件”的滋养。对书法影响至深的传统文化有四个最主要思想,即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处理社会人事的“中庸中和”思想、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相应”思想、“克己修身”注重身心和谐的思想,它们是中国书法自古到今传递、传承下来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精髓,共同决定了书法中丰富多彩的和谐美的因素。   1、书法的阴阳对立之美   “阴阳”思想及其展布表现了极为生动而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派生了书法艺术辩证法的各个范畴,如黑白、虚实、大小、粗细、浓淡、枯润、方圆、奇正、向背、呼应、顺逆、刚柔、疏密、巧拙等等。这些元素的对立协调,体现了书法和谐的二元基础。通过对这些辩证关系的千变万化的精妙处理,在笔法、结构、章法上体现出来,书法创作中才出现了千姿百态生动美妙的艺术形象,使简单的白纸黑字成为精深的艺术。书之法与无法、法与理、法与意、法与道、黑有与白无等、黑象的静与道象的动、书道与大道,无不体现了阴阳对立统一之道、载道和通道之境界及翰墨自身之道。   2、书法形式上的中和之美   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决定的中和美是书法最高境界,是书法和谐精神的主要外在表现。首先,在书法艺术中,矛盾随处存在,而矛盾的两端之间莫不具有一定的最佳点,这就是“中”。书法和谐,就是要在书法矛盾的双方之间,遵循持“中”、矫正“过”与“不及”的“执两用中”法则,不要“不足”,也不要“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