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生珍禽图》真伪不容质疑.doc
《写生珍禽图》真伪不容质疑
水墨纸本的《写生珍禽图》卷,历来被认为是宋徽宗赵佶的亲笔画之一。该卷高27.5厘米,全长521.5厘米,分12段,分别绘有相对独立的各种花鸟,全系对景写生,神形兼备。每段的合缝处,都盖有宋徽宗的御用玺印双螭印,共11方;此画流传有绪,上钤有明代著名收藏家安岐收藏印19方;清时入宫,钤清内府御印21方,《石渠宝笈》著录。近现代书画鉴定大家于非庵、朱省斋、张珩、徐邦达、谢稚柳在其著述中皆有定评。然而,随着此画继2002年之后,再度现身拍场,不时有对此画真伪的质疑从民间传出。究竟《写生珍禽图》是否为宋徽宗亲笔所作?本刊记者走访了著名书画鉴定家单国强先生。
历代著述明证为真
鉴宝:依据您的判断,当前人们热议的《写生珍禽图》是否为真迹?
单国强:《写生珍禽图》当为赵佶亲笔所作。
首先,这幅画在历朝历代多有著述,古代有南宋邓椿的《画继》、南宋佚名的《南宋馆阁录续录》、清代安岐的《墨缘汇观》,及清代的《石渠宝笈》等;现代著述见于朱省斋的《中国书画》、《海外所见中国名画录》中的评述、张衍的《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谢稚柳的《宋徽宗赵佶全集#8226;序论》、徐邦达的《宋徽宗赵佶亲笔画与代笔画的考辩》等。
其次,这幅《写生珍禽图》在画风上基本符合历代著录中所述的情况。如:独于翎毛,尤为注意,多以生漆点睛,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众史末能也。(南宋邓椿《画继》)。又如:尤擅墨花石,作墨竹紧密不分浓淡,一色焦墨,严密处微露白道,不蹈袭古人轨辙(夏文彦《图绘宝鉴》)。仔细欣赏这幅《写生珍禽图》,可见该作用笔略有粗简,水墨雍容文雅,工细中略见拙朴,枝干的用笔紧细且不分浓淡,翎毛生漆点睛,精妙的构图和流畅的笔法,使全作透露出一种高雅的气息。
再次,从用笔特点上看,《写生珍禽图》与宋徽宗亲笔的《四禽图卷》、《竹禽图》等作的笔墨风格相一致。
《四禽图卷》为纸本墨笔画,共四段,每一段皆有题名,分别为杏花山雀、海棠腊嘴、雀噪寒梅、竹枝山鹊,此作用笔粗简,不尚铅华,深得生动自然之趣。且尺寸与《写生珍禽图》相仿,卷长约5米,末尾有草押书天下一人和御书印。据推测,这两件作品应为同一时期所作,然而这两作所钤的印章又有所不同。《四禽图》为宣和、政和、宣双龙印,印鉴的形制不同,在骑缝处又多了一枚绍兴印。就此,徐邦达先生曾发表意见认为,此两卷应是对卷,属于一套,是在南宋绍兴年间分开的。另两幅《池塘秋晚图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和《竹禽图》(现藏美国大都会美术馆)与《写生珍禽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画风上看,它们都与徐熙的风格相近似。
所用笔具为宋代宫廷独有
鉴宝:除以上几点,还有哪些方面能够证明此作为真?
单国强:从《写生珍禽图》上的印鉴款识来看,上有宣和诸玺中的宣印与《印 》(8)(王诜《烟江叠嶂图卷》所钤)相同;双龙印与《印?a》(4)(李隆基《?n?_颂卷》所钤)相同,且均为水蜜印。
此作的材质为纸本,画中禽鸟的精细羽毛是用一种很细的尖毫笔画出的,而这种笔只有宋代皇宫中才使用,是宋宫特有的画笔;所用的墨,漆黑而有光泽,推测是最名贵的李廷硅墨;纸是皮纸,熟而光滑。
若干败笔不足证伪
鉴宝:目前多以此画中存有的若干败笔,指摘其为赝品,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单国强:不容否认,该作在笔墨上确有迟疑不流畅的现象,个别处的用笔也值得推敲。但瑕不掩瑜,我们不能据此判断此作为伪。因为宋徽宗毕竟不是职业的画家,不可能花费大量的精力在绘画上。而且他在绘画上追求拙朴的意趣,而这就造成了有些部分会出现呆板的现象,所谓的败笔也就难免出现。
从另一方面讲,对画作进行鉴定,不应过于着重对笔墨细节的考量,而应当关注整幅画作的气韵风格。要知道即便是在世所公认的名画佳作中,败笔也是常有出现的。
鉴宝:历朝历代对宋徽宗的花鸟画均有很高的评价,那么他的花鸟画为何呈现出以《写生珍禽图》为代表的面貌?他的创作对推动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单国强:赵佶于花鸟画尤为注意。《宣和画谱》记录了他收藏的花鸟画2786件,占全部藏品的44%,可见其偏爱之深。《画继》记载赵佶曾写《筠庄纵鹤图》,或戏上林,或饮太液,翔凤跃龙之形,擎露舞风之态,引吭唳天,以极其思,刷羽清泉,以致其洁,并立而不争,独行而不倚,闲暇之格,清迥之姿,寓于缣素之上,各极其妙。这种赞誉赵佶花鸟画精致、生动传神的文字记载俯拾皆是。流传至今题为赵佶的大量精美的花鸟画作,也证实了这种记载的真实性。
在花鸟画创作,他上学黄筌、徐熙、崔白三家之法,兼取各家所长,尤重崔白的工笔淡彩。他的创作多以水墨,淡彩工细描绘自然中花鸟,并从形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