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效运聚通道的提出与确定初探
石油实验地质EXPERIMENTAL PETROLEUM GEOLOGY1999年 第21卷 第1期 No.1 Vol.21 1999
有效运聚通道的提出与确定初探
王震亮 陈荷立
油气成藏系统与运移通道的分布决定了油气运移的方向和数量。本文从砂岩孔隙型通道入手,着眼于资源评价目的,提出应用同类地区工业性油气田(藏)下限标准与不同时期油气汇聚区的水流量来定义临界饱和度。该饱和度值所圈闭的范围,即为有效运聚通道。利用盆地模拟结果参数可分别计算平面和剖面上的水流量,从而得到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有效运聚通道的分布范围,这将有利于运聚史和运聚量的研究。 关键词 有效运聚通道 油气运移 临界运移饱和度 定量研究
PRELIMINARY APPROACH TO THE DEFINITION AND CONFIRMATION OF EFFECTIVE PATHWAYS FOR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Wang Zhenliang Chen Heli(Department of Ge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9)
Abstract
The distribution of pool-forming systems and migration pathways for hydrocarbon decides the migration direction and amount of hydrocarbon. Starting with pore-typed pathways in sandstone and aimed at resource evaluation, it is suggested in this paper that critical saturability should be defined by lower limit standards for industrial hydrocarbon fields(pools) in the areas of the same kind and the water flux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rea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trapped limits by this saturability value are effective pathways for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The water flux on planes and profiles can be calculated separately using basin-modeling result parameters, and so the distributive limits of effective pathways for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geological history be obtained. This will be advantageous to studying on the history and amount of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Key words effective pathways for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hydrocarbon migration, critical saturability for migration, quantitative study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能够定量研究油气运聚史与运聚量,因为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既为定量评价一个地区的油气资源提供重要参数,又是油气运移研究工作的最终成果。但困难度极大,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方法技术。作者在对运聚量的实际计算中发现,要准确计算运聚量,首先要定量评价运聚通道。文中提出了有效运聚通道的概念,并从数、理方法上着手对如何定量评价运聚通道进行了探讨,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1 有效运聚通道的提出1.1 理论基础 在油气二次运移、聚集与成藏过程中,决定地下流体运移方向的是势梯度,而不是压力梯度(陶一川,1983)。油、气、水等流体在其各自的势场内,是由高势区向相邻的低势区运移的,这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此外,作者一直强调,流体势的大小和相对分布反映了流体潜在的流动能力,之所以称之为“潜在”,是因为这种动力条件须与运移通道如孔隙、裂缝、断层等相结合,才能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油气的运移程度(方向、数量等)取决于其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压力管道延期申请.pdf VIP
- 储能电站安全教育培训.pptx VIP
- 储能电站与消防安全课件.pptx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3版)全套PPT课件.pptx
- 第三课 在计算机中输入汉字(初中信息技术课件).ppt
- 通风空调工程识图与预算—通风空调工程计量与计价.pptx
- 2025年英语-成人高考高起点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真题.pdf VIP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2.1.水到哪里去了教案(2025秋版).doc VIP
- 一汽-大众-迈腾MAGOTAN-产品使用说明书-新一代迈腾330TSI DSG尊贵型-FV7187BBDBG-MagotanB8L-201606.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