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湖北专用)表达技巧教案
第3讲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高考命题情况来看,一切用以增强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在考查之列。
高考试题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词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四大部分的内容。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命题涉及最多的内容。有单独考查的,也有结合形象、语言和思想感情来考查的。因此,它应该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格,二是说明其表达效果。此类试题所涉及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等。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而不能泛泛而谈。
[知识储备]
掌握古诗歌中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提高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
修辞 作用 示例 比喻 描绘意象更加形象生动,体现意象的情态特征。 李白《清溪行》:“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 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借代 借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形象、含蓄。 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双关 双关的使用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能加深寓意,给人深刻印象。 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常见设问方式]
1.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作用。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某一句的妙处。
3.诗中某句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它的艺术效果。
[例一] (201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
[自主尝试] [解析] 这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诗,诗人的情感寄寓在诗歌描写的意象中。
韦诗写诗人秋夜独宿,观赏到皎洁明月、霜风动竹、惊栖之鸟等景象。首句描写山中明月的皎洁明亮,以烛比喻月,生动形象地写出恬静的月色,宛如点燃的夜烛一般。明月悦目,犹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让人有一种淡淡的孤独。
赵诗则描写了残烛、秋雨、深竹、惊鸟、寒枝等景色。首句“侵残烛”的应是“月”,写月照残烛,作者没有直接写月,而是以“月晕”替代月,联想到古人有“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说法,可以看出作者使用“晕”代月,还预示着天气的变化,自然而然地引出下句的“雨声在深竹”。作者还把“晕”配以“冷”,“烛”配以“残”来修饰,突出了月夜寒意侵人,残烛独照,表现出人物孤独中更加凄冷。
[参考答案] 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
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解题方略]
步骤一: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步骤二: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步骤三: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如对形象塑造、意境营造、情感主旨表达的作用)。
[应用体验]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别范南伯
[宋]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①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②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 ①(chǎn)地:依旧,还是。②南徐:今江苏镇江。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词的上阕是如何抒写离别之情的。(4分)
答: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以绵绵春雨和滔滔江水比喻离愁之深远。写弱柳留船,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挚感情。基本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在古代诗歌中重点考查描写、抒情两类,并且描写和抒情的技巧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知识储备]
了解两种常考的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 方法 作用 描写 讲究角度 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 讲究方式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讲究技巧 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 抒情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寓情于景 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常见设问方式]
1.某诗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语言表达的简明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语言表达的得体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语言表达的连贯(句子的衔接)学案.doc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语言表达的连贯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学案.doc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语言表达的连贯(句子的衔接)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语言运用之准确鲜明生动(一)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语言运用之准确鲜明生动(二)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语言运用之实用类应用文体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湖北专用)鉴赏诗歌的形象教案.doc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湖北专用)鉴赏诗歌的语言教案.doc
- 2016届一轮复习北师大版unit13people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北师大版unit15learning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北师大版unit16 stories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北师大版unit14careers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北师大版unit1 lifestyles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北师大版unit18beauty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北师大版unit3 celebration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北师大版unit17laughter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