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四章教师与学生.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 第二节 学生 第一节 教师 一、教师的含义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三、教师专业发展 四、教师的素养 教师是怎样的一群人? 孔子:“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荀子:“国将兴,必尊师而贵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学” 夸美纽斯: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 卢梭:在所以有益于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便是教育人的事业。 黑格尔: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 克卤普斯卡娅:教师是一种责任最重大、最光荣的职业。 蜡烛、春蚕、工程师、园丁、人梯、 一、教师的含义 (一)教师职业的基本含义 教师:是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劳动场所:学校 劳动内容:教育教学 劳动特点:专业人员 (二)教师的角色 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由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由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 父母与朋友 研究者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三、教师专业发展 (一) 职业与专业 1.职业:赖以生存的不同的工作方式 《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包括由粗而细的4个层次,即8个大类、83个小类、1506个职业项目,总共列出职业1881个。其中8个大类是:(1)专家、技术人员及有关工作者;(2)政府官员和企业经理;(3)事务性工作者;(4)销售工作者;(5)服务工作者;(6)农业、牧业和林业工作者,渔民和猎人;(7)生产和有关工作者,运输设备操作者和劳动者;(8)不能按职业分类的劳动者。 2.专业(社会学概念) 专业(profession)、专业人员(professional)、教授(professor) 3.专业与职业的区别 四、教师的素养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 职业道德 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 身心素质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 政治道德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师表形象 (二)凸显教育性的复合型知识结构: 基础:文化素养 核心:学科性知识 催化剂与活化剂: 教育专业知识 风格:实践性知识 重要性与必要性: 工作对象与工作性质 建立学力信心 满足学生要求和敏锐感知学生潜能 [举例] 复旦大学的“博雅教育” 人文类知识 我国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传统美德: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 存心仁厚 民族精神: 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 “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的爱国情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 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昂扬锐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 [举例] 温家宝总理引用过的名诗名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 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中国哲学常识 (夏)连山 山道(墨家)连山止 (殷)归藏 地道(道家)地势坤 (周)周易 天道(儒家)天行健 秩序严谨、生生不息的太极宇宙观 物极必反、阴阳对峙的变易学说 仰观俯察、“穷理尽性”的认识论 “圣人成能”、“裁成辅相”的主体性思想 “顺天应人”、“保合太和”的管理思想 “仁义敬诚”、“刚柔相济”的道德主张 “自强不息”、“乐天知命”的人生哲学 “参赞天地化育”、“德牟日月光明”的超越理念 儒家:儒家人文精神体现的四个“基本原则” 个人、群体(社会)、自然、“天道” 个人:“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群体(社会):个人和社会要进行健康的互动 自然:人与自然持久和谐 天道:人心与天道相辅相成 天人合一 人和自然的统一 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 道德理想与自然理性的一致 牛顿、爱因斯坦心目中的上帝与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 《老子》选萃 知其雄,守其雌。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过刚强。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