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蒜皮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72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大蒜皮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72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关键词】 外伤性鼓膜穿孔 蒜皮 护理
2002年7月~2007年7月,我院用大蒜表皮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7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本组72例,男51例,女21例,12~60岁,平均26.8岁,12~30岁39人,31~60岁33人。外伤原因:56耳为拳掌击伤,10耳为爆炸性损伤,其中3耳为双耳,6耳为挖耳或针签刺伤。就诊时间为外伤后2 h~30 d。2 h~3 d 的较新鲜创面的鼓膜穿孔60例,大穿孔(D>3.5 mm )2例,中等穿孔(D=2.5~3.5 mm)22例,小穿孔 (D<2.5 mm)36例,为三角形、裂隙形或圆形等穿孔。3 d~30 d的陈旧性穿孔12例,大穿孔1例,中等穿孔5例,小穿孔6例。患者均有明显耳鸣、听力下降和不同程度的耳深部疼痛。72例患者受伤前均无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听力检查:就诊后即行电测听检查,纯音听力测试气导在150 dB以下。前庭功能检查、平衡功能检查、眼震检查均阴性。
1.2 方法 碘伏消毒患侧耳周、外耳道、鼓膜表面,1%的卡因棉片表面麻醉外耳道深部及鼓膜,将大蒜衣剥除,用75%酒精消毒大蒜表面,用消毒刀片将大蒜表面创削0.1 mm厚度薄层,半透明,类似人鼓膜,修整为大于穿孔1~1.5 mm左右的薄膜,对血供较好的<3 d的新鲜创面,将修整好的大蒜表皮置入穿孔的鼓膜表面,铺平、贴紧即可,而对于>3 d的陈旧性鼓膜穿孔,用5号无菌长针头沿穿孔边缘挑刺鼓膜上表皮,暴露纤维层,成为有新鲜血运的残边1~1.5 mm,再行贴补。贴补后患者自觉听力提高。若病人听力无明显改善,伴有耳鸣则证明贴补失败,可用无菌卷棉子,轻压贴片,使贴片向鼓膜贴近,直至病人听力明显改善无耳鸣为止。术后遵医嘱 应用 抗血管药物,营养神经药物及抗生素 治疗 3~7 d,辅以氧气吸入或高压氧治疗。
1.3 结果 72例中,2例因耳部外力冲击如打喷嚏、咳嗽等导致大蒜皮脱落移位,2次同法修补。复查3~5周后鼓膜愈合64例,5周~3个月后又有5例愈合,治愈率95.8%。随访3~6个月后,仍有2例未愈合,但鼓膜穿孔均缩小。其中1例因感染未及时控制,1例为陈旧性大穿孔,钙化明显,难以恢复正常血运。所有病例听力恢复。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鼓膜穿孔患者一般情绪紧张,心理压力较大,除了创伤的痛苦外,还担心听力丧失,应首先稳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积极安排治疗护理方案。同情、关心、安慰患者,用耐心、细致、诚恳的语言和态度主动与患者交流,详细介绍病情、治疗过程及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2.2 治疗 后护理 术后注意休息,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禁止擤鼻、打喷嚏、咳嗽,必要时张口呼吸;勿大声说笑,远离噪音源;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忌食坚硬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以防止贴补物脱落或移位。禁游泳,禁止耳内进水及滴药。遵医嘱合理用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3 讨 论
鼓膜是介于鼓室与外耳道之间的向内凹入、椭圆形、半透明的膜性结构,是鼓室的外侧壁,对鼓室有保护性作用。如鼓膜穿孔,鼓室与外界相通,极易形成逆行感染。鼓膜又是中耳传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鼓膜穿孔可不同程度地造成听力下降, 影响 病人的生活质量。外伤性鼓膜穿孔虽有很强的自愈性,但对于直径较大的非线性穿孔及无凝血块搭桥时的穿孔自愈率并不高,这些病例若在新鲜创面(<3d)时及时行鼓膜修补术,局部血运好,又可免去针挑鼓膜残边的痛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穿孔愈合率[1]。大蒜含有大量水分、大蒜素、9种氨基酸、8种肽类、多种酶类、无机盐、维生素B1、B2、C及微量元素等。具有杀菌、抗炎、营养、保护创面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功能[2]。大蒜皮容易取材、塑形,有一定粘连性、弹性,易与创缘紧贴。鼓膜愈合后,可自行脱落,从外耳道排出。大蒜表皮修补鼓膜大多为一次性贴敷,省略了繁琐的滴药及更换带药棉片等程序,是简单、易行、 经济 、有效、 科学 性很强的治疗 方法 [3]。
【 参考 文献 】
[1] 沈春华.大蒜皮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临床观察[J]. 中国 误诊学杂志,2005,17(5):3296.
[2] 吴德才,庄汉忠,郑玉梅.实用营养手册[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445.
[3] 张虹,斐士庚,王雪凌.细胞生长肽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J].临床耳鼻喉科杂志,2003,17(7):418.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