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湘西北红岩溪地区沉积-构造-成矿研究的一些认识.pdf

关于湘西北红岩溪地区沉积-构造-成矿研究的一些认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湘西北红岩溪地区沉积-构造-成矿研究的一些认识.pdf

第 3 卷 第 4 期 中 国 地 质 调 查 VoL3 No.4 2016 年 8 月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Aug. 2016 引用格式:梁恩云,刘伟,刘耀荣,等 .关于湘西北红岩溪地区沉积 - 构造-成矿研究的一些认识 [J].中国地质调查,2016,3 (4) 29 -36.: 关于湘西北红岩溪地区沉积-构造- 成矿研究的一些认识 梁 恩 云 \ 刘 伟 12 ,刘耀荣\黄乐清\刘庚寅\彭能立\曹解华 1 (1.湖南省地质调查院,长 沙 410016; 2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 京 100083) 摘要:湘西北红岩溪地区处于湘西一鄂西多金属成矿带的中南部,属上扬子地块东南缘,主要沉积自寒武纪 至志留纪地层,沿 N E 向红岩溪断裂在奥陶系桐梓组、红花园组灰岩中分布了大量铅锌矿点。以地层、岩 石、构造特征为研究对象,突出对含矿地层、岩石、构造的刻画,查明了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总结了成 矿规律。通过分析奥陶纪一志留纪的桐梓组风暴沉积岩、红花园组生物礁灰岩、宝塔组龟裂纹构造、新滩 组远源浊积岩等现象的形成机理,建立了区内奥陶纪一志留纪的沉积 - 构造演化模型,指示地质背景从 伸展体制的被动大陆边缘演化为挤压体制的前陆盆地;查明了区内断裂构造与铅锌成矿的关系,认为 N E — N N E 向断裂为铅锌的导矿构造,而 N W 向小断裂则为主要容矿构造;从流体包裹体方面探讨了铅锌成 矿环境,成矿热液与盆地热卤水较为相似,成矿流体原始来源为层间水和大气降水,最终建立了区内铅锌成 矿模型。 关键词:奥陶系;志留系;演化模型;沉积 - 构造;铅锌成矿;湖南红岩溪 中图分类号:P6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 -8706(2016)04 -0029 -08 组风暴沉积岩、红花园组生物礁灰岩、宝塔组龟 〇 引言 裂纹构造、龙马溪组火山-浊积事件沉积、新滩 组远源浊积岩、溶溪组“红层”等现象的形成机 湘西一鄂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钨锑金-铅 理 ,识别该时期前陆盆地碎屑物质来源,建立 锌铜-铁锰多金属成矿带[1],红岩溪地区处于 区 内 奥 陶 纪 一 志 留 纪 沉 积 -构 造 演 化 模 型 ; 该成矿带的中南段,以铅锌矿为主要矿种。关于 分析断裂构造与铅锌成矿的关系,从硫同位 湘西北地区的铅锌矿,近年来做过不少研究工 素、流体包裹体方面探讨成矿环境,建立铅锌 作[24 ],其成矿模式存在2 种观点:一种强调同 成矿模型。 生沉积作用,即层控型低温热液矿床;另一种强 调后期热液改造作用,即沉积-改造型矿床。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上扬子地块东南缘,是湘西弧形构 造带的一部分,先后经历了武陵期、雪峰期一加里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陆块(n ,一级 东期、海西期、印支期一燕山期等4 个大的发展阶 构造单元)、上扬子陆内变形区(n - 3 , 二级构造单 段[16_18]。区内的构造演化前人也做过不少研究工 元)、八面山隔挡式复合褶皱带(n - 3 - 2 , 三级构 作[1942],因研究重点不同,对区内沉积-构造演化 造单元)内,其构造位置见图1,构造单元名称见表 方面的研究并不细致。 1,该区主要经历了加里东运动、华力西运动、印支 本文通过分析区内奥陶纪一志留纪的桐梓 运动、燕山运动及喜山运动。 收稿日期 :20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