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试题(大学期末复习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考试题签 20011~20课程代码8145181 考试日期:2012年月日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注意事项:1、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题签上无效; 2、答题一定要注明题号; 3、考试完毕,将题签和答题纸同时上交。 概念题 (每题2分,共20分) 疏水相互作用 2、分子流动性 3、乳状液 焦糖化反应 5、胶凝 6、淀粉的老化 固体脂肪指数 8、食品的持水力 9、转换数 10、食品风味 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在蛋奶粉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是 ;防止褐变在葡萄酒中添加该酶的作用是防止 。氧化导致的风味下降 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一种金属酶,具有 作用。 3、 在非酶褐变产物中,研究较为清楚的、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是 。丙烯酰胺 4、 海产鱼腐败臭气的主要代表物质是 。三甲胺 5、 淀粉糊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 、 。可逆吸水阶段 、不可逆吸水阶段、最后解体阶段 6、 脂溶性四吡咯型色素的典型代表是 ,常利用生成 的方法来护色。叶绿素、金属离子衍生物 7、 8、蒸和煮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工序,在这些加工过程中 类、 类营养素的大量损失。维生素、矿物质 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 1、什么是分子流动性?说明增加食品的稳定性的主要途径。 食品贮藏期间的稳定性和加工的性能有关的分子动力形式(2分) 分子流动性主要受水合作用的大小及温度高低的影响,所以有两个途径来提高食品贮藏过程的稳定性:一是降温(2分);二是脱水(2分) 简单说明美拉德反应的条件、生成物和特点。 条件:还原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氨基酸、少量的水、加热或长期贮藏 (2分) 产物:黑色素(类黑精)+风味化合物 (2分) 特点:pH值下降(封闭了游离的氨基);还原的能力上升(还原酮产生);褐变初期,紫外线吸收增强,伴随有荧光物质产生;添加亚硫酸盐,可阻止褐变,但在褐变后期加入不能使之褪色.(2分) 3、分析影响多糖溶液黏度的因素。 多糖溶液黏度及其稳定性与分子的大小(聚合度)、形状(伸展程度)、所带净电荷及其在溶液中的构象有关(2分) 直链分子中聚合度大的多糖溶液黏度大(1分) 一般直链、带电荷的分子形成的溶液黏度大(1分) 不带电的直链均匀多糖分子倾向于缔合和形成部分结晶(1分) 高度支链的多糖分子黏度较低(1分) 简述食品中水分的存在状态。 水分与食品中的多种成分之间发生着多种理化作用,水也以多种状态存在,一般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3分) 自由水是指那些没有被非水物质化学结合的水,主要是通过一些物理作用而滞留的水。按物理作用方式分:滞化水、毛细管水、自由流动水(1分) 结合水指存在于溶质和其它非水成分附近的、与溶质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的那部分水。按结合的牢固程度分:化合水、邻近水、多层水(1分) 结合水的性质:- 40℃不结冰、无溶解溶质的能力、基本无分子的平动运动能力、水分的蒸发焓增大(1分) 5、简述油脂的氢化及其意义。 油脂的氢化: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双键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的过程。(2分) 油脂氢化的意义:油脂氢化后稳定性增加,风味改变,便于贮存和运输,可制造起酥油和人造奶油;(2分)不利的因素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脂溶性维生素被破坏、产生人体不能利用的反式脂肪酸。(2分) 食品中的风味化合物具有什么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特点:(4分) 成分多,含量甚微 大多数为非营养物质 味感性能与分子结构有特异性的关系 多为对热不稳定的物质 形成途径(2分):酶促反应生成——内生性 非酶促反应——外生性 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鸡蛋是食品中主要的蛋白质来源,说明在焙烤食品中鸡蛋中的蛋白质所表现出的功能性质有哪几种?分别说明其作用原理。(10分) 要点:表现为三大类功能性质 蛋白质—水的相互作用(水合性质):主要表现为溶解性、粘度和弹性,蛋白质具有两亲性质,可以与水、油互溶。(1分)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胶凝作用,指变性的蛋白质聚集并形成有序的蛋白质网络结构的过程。鸡蛋中的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会变性,同时生成以双硫键为主要作用力的网状结构。(1分) 表面性质:主要表现为乳化作用和发泡作用(1分) 乳化剂的作用机理:蛋白质自发地从体相液体迁移至两相界面,即蛋白质在界面上具有更低的自由能;蛋白质的一部分一旦与界面接触,非极性氨基酸残基则朝向非水相,体系自由能降低,蛋白质的其余部分自动在界面上被吸附;蛋白质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